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17章 浑江血战

第17章 浑江血战[第2页/共4页]

别的10人就为“杀手队”,任务为以藤牌、镋钯和长柄单刀迎敌。

“大汗往年对阵叶赫部,打外兰尼堪,没有火炮,就不兵戈吗?”

倭寇安定后,蒙古鞑靼猖獗,马队一度兵临京师城下。

固然常日里济尔哈朗、李永芳与阿敏不对于,想方设法减弱阿敏,但是二贝勒毕竟是二贝勒,他麾下的门徒也都是镶蓝旗懦夫。

被大汗软禁而死,是他和父亲舒尔哈齐没法回避的宿命。

“快去!乘长枪兵阵型混乱,让包衣冲阵,兵戈哪有不死人的,难不成等大汗过来帮我们打吗?”

长枪兵用的是竹竿长枪,枪长一丈七尺,枪头重不过四两,枪头或如鸭嘴,或如细刀,或尖分两刃,极其锋利。

步兵和战车共同作战,每20名流兵配属于战车一辆,10人直接从属于战车,卖力施放佛朗机。

之前气势如虹的建奴死兵,转眼之间变成了被宰杀的工具,出战的六百死兵,包含还在疾走逃窜的,只要三百不到。

阿敏冷冷一笑,怒道:

阿敏自幼跟从努尔哈赤兵戈,一眼便看出,明军核心便在这群长枪兵身上,只要击败长枪兵,前面的朝鲜铳手底子不敷为惧。

短短半个时候不过,便丧失近半。

“一群废料!”

持弓的建奴举弓射击,但是刚射几箭,便被长枪兵敏捷靠近,他们不得不丢下弓箭,改用短兵迎战。

阿敏思路回到面前,他的眼神重新会聚,在他所处位置两里以外,明军长枪兵如海潮簇拥上前,追逐那些溃败的死兵,长枪突刺,刺杀那些跑在前面的镶蓝旗死兵。

每一次长枪突刺,都将带走一个或两个死兵性命。

当时明军将领遍及以为,一奴(建奴)可挡十倭(倭寇)。

“二哥,快定个主张,不能让南蛮子再如许冲杀下去了!”

昨日,镶蓝旗逼近沙尖子大营,众将在攻打刘綎之事上产生了分歧,特别是济尔哈朗与阿敏,吵得非常狠恶。

济尔哈朗明显不消考虑这些题目,他早已投奔皇台吉,此时结合镶蓝旗中十几个好战的牛录额真,便是要当即打击明军,给夜袭死难的懦夫们报仇。

戚家军练习枪法,要求非常严苛。

换句话说,戚家军能打败倭寇,却不是建奴敌手。

“让伊兰通带人上前,用步弓压抑朝鲜人,让包衣阿哈冲阵!旗丁紧随,多用飞斧大棒,砸开长枪军阵!”

这些大兴安岭深处的女真猎人们,固然战技纯熟,手中顺刀、大棒挥动的虎虎生风,但是还没冲到长枪兵身前,眼睛便被长枪刺中,死状惨痛。

浙兵方才发了军饷,又参与夜袭,士气达到最高点。

戚少保用兵讲究因地制宜,源于南边山地的鸳鸯阵到了北方随即产生窜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