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 第6章 阿敏来了

第6章 阿敏来了[第3页/共4页]

颠末持续几十年征调,义乌兵源靠近干枯,在御史的苦苦要求下,朝廷才停止征召。

顶峰期间,驻守蓟镇的南兵达到三万人。

~~~~~~~~

入夜后,浙兵开端发放夜巡,车营、马营各吊挂一盏灯笼,为信号之用。

高台之下,五千浙兵不动如山,齐声回应。

帐中首位之上,皮肤乌黑的刘总兵举起酒碗,对左边姜弘立大喊大呼。

两人贸易互吹了几句,姜弘立正想让美姬进帐歌舞扫兴,却见刘綎开端先容他的几位义子。

刘招孙从监军康应乾那边得知,此次东路军中五千浙兵,皆来自义乌。

康应乾带来的这五千浙兵,战力当然不复当年之勇,不过好歹也算戚家军余脉。更首要的是,这些南蛮子敢打敢拼,当然要比李成梁那几个不顶用的儿子靠谱一些。

康应乾轻捋美髯,眼中含光,微浅笑道:

辽东局势大坏,万历天子一脸懵逼,没有任何筹办,仓促之下,朝堂大佬们这才想起了当年屡战屡胜的戚家军,因而各派权势达成分歧:

坐在中间的刘天星轻视的望向劈面朝鲜将领,一言不发,一杯接着一杯喝着闷酒。

此时姜弘立喝的面红耳赤,约莫是被刘綎打动,竟然从席上站起,上前抱住刘綎,用力儿撞向总兵肩膀,像建州女真那样行抱礼,引得四周南兵将领一阵骚动。

“虎!虎!虎!”

各车营用车梁代替鼓槌,营兵轮番值夜,每隔一个时候,敲打九次。

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南吴与越。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身被金创面多瘠,抱病徒行日一驿·····此中一虏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火伴行人因借问,欲说喉中愤怒忿。自云乡贯本凉原,大积年中式微蕃。一落蕃中四十载,遣着皮裘系毛带。唯许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誓心密定归乡计,不使蕃中老婆知。暗思幸有残筋力,更恐年衰归不得。游骑不听能汉语,将军遂缚作蕃生。配向东南卑湿地,定无存恤空防备·····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

“辽镇那帮人,长年和奴贼来往,早已落空华夷之辨,坊间讹传奴酋曾是李成梁养子,此说不知真假,可惜辽镇不成靠,李如柏作壁上观,”

邓起龙爆喝:

“君信!想死老哥了!粟林(朝鲜地名)一别,有二十年了吧,老哥去了播州,和杨应龙干了几仗,杀了好多个苗子,前几年朝廷用兵不竭,兄弟我想着和苏东坡一样,回故乡采菊东篱下,那啥,悠然钟南山,何如几位阁老不放咱走!常想着咱在平壤杀倭寇的日子,罢了罢了,不提旧事,悲伤啊,这荒郊野岭,苦寒之地,也没啥好酒好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