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仲达献计[第1页/共3页]
有一人虽不在朝,但他精通韬略、智谋不凡,若陛下问计于他,定得奇策。”
第六百一十七章 仲达献计
蒋济又道:“陛下,这是大将军让使者带来的奏疏,上面除了刚才提到的破局三策外,大将军还自请陛下治他未有诏旨私行出兵之罪。”说罢,从怀中取出一个封好的书柬递给了走来的小黄门。
“好,卿家自去,宫中的良驹和卫士任卿遴选。”
“哦?卿说的是哪位大才?”曹睿听了喜出望外,从速问道。
此事就此揭过,曹睿说回正题:“潼关、河东都被蜀贼堵住,关中诸军难以脱困,大有被蜀贼毁灭之势。众卿皆是贤达良才,务必为朕筹一良策救出火线将士。”
曹睿又道:“别的再传旨给骠骑将军,命他分兵并州共同武卫将军行事。当然潼关亦要接着猛攻,万一突破,关中情势另有逆转的能够,就算不成,也能进一步利诱诸葛亮。”
“本来如此。”曹睿恍然大悟,不由得赞道:“大将军,真国度柱石也。”
蒋济道:“谢陛下,臣辞职。”
“昭伯,重视言辞,岂可对尚书令如此无礼?”曹睿听到这里,眉头一皱,忍不住出言警告。
蒋济回道:“恰是大将军司马懿也。”
“不错,武关道不但没有蜀贼劝止,并且我荆州王师亦能从武关道北上策应,大司马他们经此道撤离的确是上上之策。”孙资拥戴道。
以后曹睿只觉度日如年,茶不思、饭不想,经常站在宫墙上面了望南边,非常期盼蒋济能早点把破局妙策给返来。
曹睿见久久无人献计,心下好生绝望,仍不住抱怨道:“卿等俱是中原上士,莫非当真敌不过诸葛亮、杨清他们这些小邦逆贼?”
而他本身则率三万步骑于四日前经武功道悄悄赶往关中驰援策应大司马他们。”蒋济道。
哪知这类苦等难耐的日子只过了两天,到得第三日上午,蒋济就去而复返,给了曹睿一个大大的欣喜。
“好,那就幸苦爱卿跑一趟了。”
再则请旨命令,路途悠远,必将来去迟滞,贻误战机。大将军用兵判定、提早反击,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待战事结束,朕必嘉奖之。”
“哎呀,对对对,大将军素能用兵,朕如何把他给忘了。只是大将军远在宛城,召他回朝难道迟邪?”
他已盘算主张,明天早晨不管如何都要议出一条可行的战略,筹议不出来,他与群臣就坐到天明。
曹睿大为受用,对劲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事不宜迟,朝廷须速按大将军的奇策行事。昭伯,命汝引中军两万前去并州声援,做出经河东入冯翊策应汝父的假象,以利诱蜀贼。”
“言重了,武卫将军忧父心切,实乃人之常情。”陈矫气度广漠,不觉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