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零六章 设立民情司

第一千零六章 设立民情司[第2页/共5页]

“这古庙,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朱瀚轻声感慨,目光扫过环绕的卷烟,与晨光交叉成一幅安好的画面。

“看,这本封面上的金线绣字,虽已恍惚,但仿佛与老者描述的符合。”他镇静地拿起册本,递给朱标。

“二位殿下,此行可有收成?”老者恭敬地问道,眼中闪动着等候。

朱标深思半晌,缓缓说道:“皇叔,我觉得,我们应在奏疏中详细阐述设立‘民情司’的需求性与好处,比如它能如何帮忙朝廷更直接地体味官方痛苦,如何促进政策的科学制定与履行等。同时,我们也要夸大,此举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关乎大明长治久安的长远打算。”

次日凌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晖映在小镇上时,朱瀚与朱标已经束装待发。他们持续踏上了前去蜀地的路程。

“这神像,真是气势不凡。”朱瀚停下脚步,细细打量,“历经风雨,还是严肃如初。”

两人相视一笑,眼中闪动着对接下来摸索的等候。

朱标也点头表示附和,“这古籍中记录了很多陈腐的咒语与典礼,对我们体味汗青与文明大有裨益。”

朱元璋放动手中的奏章,目光暖和地看向朱瀚与朱标:“瀚弟,标儿,既然筹办事情已初具范围,那么接下来便是选址与搭建的详细事件了。你们有何筹算?”

“此处环境清幽,利于思虑,但位置相对偏僻,百姓前来能够不便。”朱瀚提出了本身的顾虑。

老者见状,赶紧站起家,恭敬地行了一礼,“太子殿下、瀚亲王如果成心,老朽愿为二位带路。只是山路崎岖,二位需谨慎行走。”

一行人随即前去下一处候选地点——位于城南的一处清幽天井。这里阔别喧哗,环境清幽,合适办公。

跟着日光的西斜,古庙内的光芒垂垂温和,朱瀚与朱标也结束了摸索。

李善长闻言,微微欠身,恭敬地答复道:“陛下,瀚王爷与太子殿下此议,实乃高瞻远瞩。设立‘民情司’,确能使我朝更加切近民意,促进政策的科学与民主。臣觉得,此举值得一试。”

老者微微一笑,仿佛堕入了回想当中,“哦,那可多了去了。古庙当中,有一尊由整块巨石雕镂而成的神像,传闻那是上古期间遗留下来的宝贝,能够镇妖辟邪,保佑一方安然。并且,庙内还藏有一本古籍,记录着很多陈腐的咒语与典礼,传闻能够解人危难,驱邪避害。”

御书房内,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上,目光严肃而通俗,核阅动手中的奏章。见朱瀚与朱标步入,他悄悄放下奏章,表示二人上前。

“瀚弟,标儿,你二人来得恰好,朕正欲扣问‘民情司’的筹办环境。”朱元璋的声音沉稳有力,流暴露对此事的高度正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