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零八章 令寒舍蓬荜生辉

第一千零八章 令寒舍蓬荜生辉[第4页/共5页]

朱瀚深吸一口气,眼中透着果断:“标儿,民情庞大,不是一朝一夕能尽解,我们需设立更多的梭巡轨制,按期派人前去各地,实地访问,方能真正为民解忧。”

朱瀚闻言,朗声笑道:“李尚书公然周到,如有此‘民言亭’,百姓必然敢言直诉,朝廷方能决策恰当。”

朱瀚拱手道:“李老先生不必多礼,本日拜访,实是有要事相商。”随即,他简明扼要地说了然捐献大会的初志以及边陲灾情的紧急。

朱瀚微微一笑,直言道:“许老先生,本日登门,确有一事相求。朝廷拟停止捐献大会,会聚天下之力,以解百姓燃眉之急。我们但愿先生能够共襄盛举,为民着力。”

“标儿,记着,体察民情非一日之功,唯有日日精进,方能得民气。”朱瀚语重心长地说道。

话音刚落,李家家主李德全起首起家,拱手朗声道:“李家愿捐粮五十万石,银五千两,解燃眉之急。”程万里紧随厥后,朗声道:“程家愿捐银十万,布匹二十万匹。”接着,许鸿儒亦站起家:“许家愿捐药材五万斤,义诊十处。”

许鸿儒沉吟半晌,抚须而笑:“太子殿下言之有理。既然殿下如此信赖许某,那许某定不推让。许家愿捐药材五万斤,另设义诊数十处,免费施药于百姓。”

程家家主程万里夙来夺目,听闻皇叔与太子亲至,早已在府中恭候。他略带摸索地问道:“王爷与殿下本日亲至,所为何事?”

朱标亦对劲地点头:“就依李尚书之策,尽快筹办推行,如有难处,可随时来报。”

朱瀚微微点头,问道:“本地官员态度如何?可有推委?”

朱标闻言,心中一喜,赶紧拱手道:“李老先生高义,代边陲百姓谢过!”朱瀚亦微微点头,脸上暴露赞成之色。

许鸿儒听闻此言,眉头微微皱起,深思半晌后叹道:“殿下有所不知,近年药材行情颠簸不定,许家虽尚能竭力保持,但要大笔捐赠,恐怕……”

朱标闻言,心中一松,缓声道:“既然处所官员情愿共同,那便事半功倍。当即调派水利专家前去姑苏,帮手勘察水患本源,制定管理计划。”(本章完)

朱瀚神采安然,浅笑着解释了捐献之事。程万里微微蹙眉,沉吟半晌后道:“王爷、殿下,虽说商贾有任务为国分忧,但眼下时势纷繁,商道不易,若捐献事件措置不当,恐有损商界之信心。”

朱瀚闻言,嘴角微微扬起,轻叹道:“民之所向,政之所依。此事越早越好,标儿,你亲身草拟一封奏章,向陛下请旨加快进度,同时调派专员南下,先行探查环境。”

一日午后,朱瀚与朱标再次聚于“民情司”大堂,正听取南下官员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