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有人敢于出面作证?[第2页/共5页]
锦衣卫领命而去,朱标见此,心中甚感欣喜,感慨道:“皇叔,‘民情司’方才建立,便已能敏捷回应百姓需求,可见此策大有可为。若能持续推行,恐怕将来百姓无不奖饰。”
“瀚弟,标儿,朕看了你们奏报,‘民情司’确是个好主张,短短光阴,便已初显效果。”朱元璋缓缓开口,声音降落而严肃,“只是,朕听闻,很多官员对此事心有疑虑,以为此举会减弱处所官员的权威,朕想听听你们的观点。”
朱瀚略一深思,随即笑道:“魏大人向来以直言敢谏着称,想必是听闻‘民情司’之事,特来建言。”
村长闻言,脸上划过一丝惊奇,眼中暴露一丝踌躇,但随即抬高声音道:“两位大人如果至心为民做主,那老朽便大胆直言了。”
老农眼睛一亮,仿佛感遭到些许但愿,连连点头:“类似得很呐,客长若不信,可去村里逛逛看看,乡亲们见了定有很多话要说。”
朱标神采果断,拱手道:“皇叔放心,亲身催促,务必不出忽略。”
朱瀚与朱标分开御书房后,走在宫中回廊上,轻风拂过,朱标沉吟半晌,开口道:“皇叔,父皇对‘民情司’甚是看重,现在虽已初具范围,但各地情势分歧,想要真正阐扬服从,恐怕还需细化运作体例。”
朱瀚听到此处,眼中闪过一丝寒意,沉声道:“如此滥用权柄,怎能姑息!标儿,明日我们亲身去县衙走一遭,看看这些贪得无厌之人,究竟如何对待百姓。”
世人正商讨之时,忽有一名锦衣卫疾步而入,单膝跪地,拱手禀报:“殿下,王爷,江南运河沿岸部分百姓听闻朝廷派人管理水患,纷繁来信,但愿能在自家村庄四周修建小型沟渠,以便引水灌溉。”
朱瀚微微点头,轻叹道:“既然来了,我们便一查到底。”他看向那老农,声音暖和而果断:“大叔放心,我们此次前来,恰是为了调查田税之事,您可否奉告,四周村落的环境是否类似?”
朱瀚当即点头:“此事不宜迟延,标儿,我们先制定梭巡线路,从京畿周边开端,慢慢深切,最后推行至江南、湖广等地。”
魏御史见状,拱手一拜:“太子殿下有此仁心,实乃百姓之福。”
两人相视而笑,正欲持续参议详情,俄然一名内侍仓促而至,躬身禀报导:“瀚王爷,太子殿下,陛下传召二位入宫议事。”
朱标眉头微挑,诘问道:“大叔何出此言?庄稼好,莫非不是件功德吗?”
朱瀚对劲地点头,随即回身叮咛:“命工部调拨银两,优先用于姑苏堤坝补葺。标儿,此事还需户部与工部密切共同,确保所需物质不迟延。”
那名被称作张大人的水利官员拱手应道:“殿下放心,微臣必不负所托,定会竭尽尽力,务使姑苏水利通畅,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