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子殿下仁德[第1页/共5页]
李县令连连点头:“是,是,下官明日便安排,只求殿下能体恤下官之难处。”
朱瀚深深看了朱标一眼,笑道:“标儿,你愈发成熟了。管理天下,正需集思广益,广纳贤言。此事可行,择日便调集各方人士,共商大计。”
朱标悄悄哼了一声,眼中闪现几分不屑:“皇叔,方才还惶恐失措,现在倒是殷勤起来,怕是有话要说。”
丁守仁额上汗珠滑落,强笑道:“殿下……这……或许是先前官员误记,下官愿马上整改。”
朱瀚则环顾四周,目光通俗地看着世人,缓缓说道:“诸位父老乡亲,本日之事不过是开端。如有人受了委曲,可固然到县衙来,本王与太子殿下亲身为你们做主。”
朱瀚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县令一眼,微微一笑:“体恤天然是会的,只是……昌平百姓的难处,李大人可曾体恤过?”
这时,街角传来一阵马蹄声,世人循名誉去,正见朱瀚与朱标缓缓骑马而来。
未几时,一个身穿官服的中年男人大步走入,神情倨傲,目光扫过朱瀚与朱标,嘴角微微一扬,拱手见礼:“下官丁守仁,奉府衙之命前来协查丈田之事,见过太子殿下、瀚王爷。”
朱标听到此言,眉头一皱,声音略沉:“丁大人,这‘些许偏差’但是事关百姓生存。昨日本宫与王爷亲身测量,发明百姓田亩被无端增加,若照此计算,难道百姓苦不堪言?”
李县令额头汗如雨下,游移半晌后低声道:“殿下,实不相瞒,丈田之事,皆由府里派来的官员主持,我等不过受命行事,账册……账册也是他们送来,我……我也是无可何如啊。”
朱标眉头微皱,似有所思:“皇叔所言极是。只是这本源……牵涉颇深,怕是要费一番工夫。”
丁守仁神采微变,游移半晌,仍笑道:“王爷言之有理,下官服从。”
宴席不欢而散,朱瀚与朱标出了县衙,夜色沉沉,轻风拂面,街头的灯火闪动着微小的光芒,映照着百姓仓促的身影。
朱标环顾四周,见百姓面露忧色,心中却仍有一丝忧愁,低声对朱瀚说道:“皇叔,此事若不彻查到底,恐怕只是治本不治本。”
“工夫总要费的。”朱瀚微微一笑,语气陡峭而果断,“我们无妨从田亩赋税的细节动手,既然此次丈田透露了题目,不如顺势而为,全面清查,并制定一套更加妥当的丈田轨制,以防今后重蹈复辙。”
朱标眸中闪过一抹寒光,沉声道:“丁大人,这账册之误,恐怕不是‘些许’二字能够袒护的了吧?”
朱标冷哼一声:“既然如此,那本宫倒要亲身会会这位府里的官员了。”
朱瀚端坐在上,目光安静如水,淡淡道:“丁大人不必多礼。此次丈田之事,府衙已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