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子殿下仁德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子殿下仁德[第3页/共5页]

朱标长舒一口气,望向夜空:“皇叔,看来这丈田之事,牵涉不小,明日如果这府里派来的官员公然推委,怕是要上奏父皇,彻查到底。”

朱标望向百姓,朗声道:“本宫在此发誓,自本日起,昌平之地统统田亩重新测量,按实赋税,凡多收之银,一概退还。”

朱瀚端坐在上,目光安静如水,淡淡道:“丁大人不必多礼。此次丈田之事,府衙已有结论?”

朱标悄悄哼了一声,眼中闪现几分不屑:“皇叔,方才还惶恐失措,现在倒是殷勤起来,怕是有话要说。”

百姓们立即纷繁让步到门路两侧,脸上带着畏敬与等候的神采,有人低声说道:“太子殿下来了,我们的委曲或许真的能平了。”

朱标目露思考之色,沉吟半晌后道:“皇叔,依之见,或可调集几位德高望重的士绅地主,让他们供应一些实在可行的建议,毕竟他们深谙田亩之道,或能助一臂之力。”

李县令连连点头:“王爷放心,下官定会严加整治,毫不敢再有懒惰。”

朱标嘲笑:“既然如此,那便马上出发。”

朱标环顾四周,见百姓面露忧色,心中却仍有一丝忧愁,低声对朱瀚说道:“皇叔,此事若不彻查到底,恐怕只是治本不治本。”

丁守仁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觉得然:“王爷,殿下,丈田之事向来庞大,账册有些许偏差乃是常事。昌平一带阵势庞大,丈田官员不免有忽视,殿下觉得如何?”

朱瀚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县令一眼,微微一笑:“体恤天然是会的,只是……昌平百姓的难处,李大人可曾体恤过?”

百姓们闻言,纷繁跪地,冲动地高呼:“太子殿下仁德,王爷贤明!”

朱瀚悄悄一笑,徐行走入大堂,朱标紧随厥后。刚一入坐,李县令便谄笑着上前,低声道:“殿下、王爷,府里派来的丁大人已在后堂等待,说是特来查证丈田事件。”

朱标坐下,端起茶盏,悄悄抿了一口,淡淡道:“李大人,不必多言,我们本日来此,非为宴席,还是谈闲事吧。”

百姓闻言,纷繁冲动地跪倒在地,连连高呼:“多谢殿下,多谢王爷!”声音在整条街道上回荡,久久不息。

茶铺老板现在也插话出去,一边擦着桌子,一边点头道:“你们呀,就是内心没底。此次可不一样,我但是亲目睹到瀚王爷和太子殿下亲身下田,连官差都不敢作假,百姓们都说,此次朝廷是真要为我们伸冤了。”

李县令神采微变,忙不迭地点头:“是是是,殿下明鉴。下官深知本日之事题目多多,唯恐连累更广,特想请殿下脱期几日,容下官细细清查。”朱瀚放下茶盏,缓缓说道:“脱期几日倒是能够,只是……李大人可否照实相告,这丈田之事,你究竟晓得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