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难以反映实情[第1页/共5页]
老夫叹了口气,点头道:“哎,前几年还算过得去,可这两年布匹、粮价都涨得短长,百姓日子紧,买个铁锅都要策画半天。我这匠铺也快撑不下去了。”
朱标放动手中的卷宗,目光微亮:“皇叔的意义是,让处所官府直接参与商会的运作?可如许一来,商会是否会丧失独立性?”
衙役接过沉甸甸的袋子,脸上的笑意更浓:“好说好说,您这么懂端方,我们天然也得行个便利。”说罢,随便翻了翻货色,便挥手放行。
朱标拱手笑道:“几匹上等杭绸,劳烦大人验货。”说着递上装满银两的小袋子。
朱瀚微微一笑,顺势问道:“买卖可还好做?像这铁锅,但是销路不错?”
朱标眼中一亮:“皇叔贤明!如此一来,不但能降落本钱,还能让商贾构成合力,扩大影响力。”
那年长贩子赶紧摆手:“殿下言重了,小人怎敢妄议朝廷之策?不过,若殿下真要设立商会,小人倒有一事相求——这商会可否多一些由商贾推举的人参与?若满是官府指派的人,恐怕难以反应真相。”(本章完)
半晌后,几名身着素衣的商贾步入偏厅,皆是神采寂然。
朱元璋点点头,目光转向朱瀚:“瀚弟,你觉得如何?”
朱瀚点点头,将铁锅放回摊上,顺手拿出几枚铜钱放下:“大叔,这锅我买了。不过,这话还请别到处说,我们只是平常客人。”
都城,初冬的凌晨,寒意微起。太子朱标与瀚王朱瀚相对而坐,桌上铺满了试点计划的卷宗。窗外,官署的小吏正繁忙地进收支出,通报着京畿各处的民意与汇报。
两人话音未落,侍卫仓促入内,低声禀报导:“殿下,王爷,京郊有一批商贾求见,说是听闻商会之事,特来拜访。”
贩子神采一变,仓猝从怀里取出一锭碎银,双手奉上:“大人明鉴,这点银子……还请通融通融。”
朱瀚点头,沉吟半晌:“不急,今晚我们潜入关卡,看看他们如何运作。”
朱标如有所悟,低声道:“皇叔是指,除了赋税,还要体贴百姓的生存?”
朱标细心翻阅着一份关于商会设立的草案,眉头微蹙,俄然昂首问道:“皇叔,这商会的章程已经制定,但我担忧,若没有明白的权责分别,官府与商会之间恐怕会争论不休。您如何看?”
朱标站起家,亲身将这几人请至座中,语气暖和:“几位乡亲不必拘束,本日便是为了商会之事。我等但愿通过商会,让各位的货色畅通更加顺畅,减少不需求的破钞。但详细细则,还需听取诸位的定见。”
朱瀚缓缓说道:“不错。比如货色畅通的构造与效力。你看阛阓中这些摊贩,都是各自为营。若能有一个同一的商会,调和各家的运输与发卖,是否能降落本钱,晋升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