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多年默契[第4页/共5页]
栖霞县衙外槐树上拴着匹瘦马,衙役歪在门槛上啃胡饼,见他们过来也不起家,啐了口唾沫:“滚远点!没见爷们忙着……“话音未落,朱瀚的木剑已抵住他喉结,剑穗铜铃轻颤:“光驾通禀,都城来的巡检。“
“殿下!“朱瀚目眦欲裂,反手掷出账册。账册如飞燕掠过院墙,朱瀚剑指追兵:“一个也别想活!“
暮春三月的金陵城郊,官道两旁的槐花簌簌落进青骢马的鬃毛里。
“在……在县衙大牢!“妇人抹着泪,“他们说要放逐三千里!可我们连官粮长甚么样都没见过啊!“别的两个女子也连连叩首,此中一个怀里婴孩俄然哭泣,沙哑的哭声扯破了晨雾。
月上中天时,两道黑影翻入工部围墙。朱瀚直奔档案库,朱标在外望风。俄然传来金铁交鸣之声,朱标闪身而入,却见朱瀚剑挑三名保护,正用剑尖挑开铜匣锁头。
“皇叔高见。“朱标俄然指向远处,“那老丈怎的跪在田埂上?“
王德彰瘫在尿水里,翡翠扳指滚到朱标脚边。太子捡起扳指细看,内圈刻着个“淮“字,恰是淮西勋贵的标记。
衙役顿时软了腿,连滚带爬出来通报。
王德彰俄然叩首如捣蒜:“求二位大人明鉴!赵大人上月俄然暴毙,现在应天府……现在应天府……“他话未说完,牢房外俄然传来短促脚步声,接着是个锋利的嗓子:“圣旨到——“
回程路上,朱标望着田间复耕的百姓,轻叹:“皇叔,要肃除这些积弊,怕是任重道远。“
世人皆是一惊,只见个面白不必的寺人捧着黄绫圣旨出去,朱标与朱瀚忙跪接旨。
“有刺客!“朱瀚反手将剑掷向梁上,瓦片簌簌落下。那寺人神采剧变,袖中滑出毒烟弹,朱标却早有所觉,青玉牌脱手飞出,正击中他腕间。
衙役瞪大眼睛,刚要喊人,朱标已甩出块令牌。那令牌非金非玉,只是块乌沉沉的木头,正面刻着“驱除鞑虏“,后背阴文“规复中华“——恰是洪武年间特赐御史台的密巡牌。
朱瀚抚掌:“好!从本日起,每日课后可到村口大树下,我教你一套剑法。“他望着朱标,“殿下,这才是治本之策。“
破败的书院里,先生正用枯枝在沙地上写字。见他们出去,孩童们围上来:“先生,这两位公子说能教我们认字!“
“殿下看此处。“朱瀚指着图纸上某处,“若在此建水闸,雨季蓄水,雨季分流,可保两岸农田。“
朱瀚望着牢外闲逛的槐树影,俄然道:“标儿,我们分头行动。你去清查麦种来源,我留下措置这些百姓。“
那寺人却不焦急宣旨,眼睛在牢房里转了个来回,才尖声道:“传陛下口谕,朱瀚、太子朱标马上回宫,不得有误。“
“殿下可知大禹治水?“朱瀚望着天涯流云,“堵不如疏。与其和豪倔强碰,不如……“他俄然勒马,“走,去书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