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 京城放榜,整顿朝纲[第4页/共5页]
朱瀚持续扫视着榜单,一一点评着上榜的士子:“那位赵子轩也不错,他的战略兼顾了农工商三方面的均衡,实为可贵。另有这位王思远,文章层次清楚,观点深切,亦是不容小觑。”
而朱瀚与朱标则在一旁细心察看,用心记录每位贡士的表示,以便后续综合评价。
“儿臣(臣)拜见父皇(陛下)。”朱瀚与朱标施礼后,恭敬地立于一旁。
赵子轩微微欠身,安闲答道:“陛下所言极是,微臣觉得,可设立专门机构监督工商,制定公道的税收政策,既鼓励工商生长,又保障农夫好处。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进步农业出产效力,确保粮食自给自足,以安定国度底子。”
朱标点头附和:“瀚王叔所言极是。父皇常言,得人才者得天下。我们定要广开才路,不拘一格,让真正有才调的报酬大明所用。”
说罢,两人分道扬镳,各自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行。
正说话间,只见皇城大门缓缓开启,一队寺人手捧黄榜,行动妥当地走出。人群顿时沸腾起来,纷繁涌向前去,争相一睹榜单。朱瀚与朱标也在侍卫的护送下,缓缓靠近榜单。
朱标慎重地点头:“瀚王叔教诲,标儿铭记于心。标儿定当不负所托,为大明江山鞠躬尽瘁。”
阳光洒在皇城金碧光辉的琉璃瓦上,闪烁着刺眼的光芒,仿佛也在为这场盛事增加几分持重与喜庆。朱瀚身着华服,面庞庄严而持重,眼神中却难掩一丝等候与冲动。他转头看向身边的朱标,只见朱标一样身着号衣,神采严峻而又果断,明显对即将公布的榜单充满了等候。
朱瀚微微一笑,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殿下勿急,本日放榜,自有分晓。不管成果如何,皆是这些士子们多年苦读的服从。我等只需秉承公道之心,确保榜单无误便可。”
朱元璋微微抬手,表示二人免礼,目光通俗地谛视着他们,缓缓说道:“朕召你们前来,是有一事需与你们商讨。迩来,朝中官员多有懒惰,政务措置不及时,官方怨声载道。朕欲清算朝纲,重振吏治,你二人有何良策?”
朱元璋对劲地点了点头,挥手道:“你二人退下吧,速去办理此事。朕等候你们的好动静。”
“瀚王叔,本日放榜,不知哪些才俊能够脱颖而出?”朱标轻声问道,语气中既有对成果的猎奇,也有对将来的神驰。
朱瀚微微一笑,拍了拍朱标的肩膀:“殿下有此决计,实乃大明之福。你我叔侄二人,定能联袂共克时艰,为大明江山安定进献力量。”
朱标点头,语气更加果断:“瀚王叔放心,侄儿定当谨慎行事,不让父皇绝望,也不让奸佞之徒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