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 第358章 就位

第358章 就位[第2页/共3页]

书迷正在阅读: 回归凡人

他的每一处安排仿佛都埋没深意,这让吴初经常有种如履薄冰的感受。

此时正值长江的枯水季候,本来宽广浩渺的江面现在显得并不宽广,乃至能清楚地看到劈面低矮的房屋和岸边停靠的几艘划子。

孙明远恰是瞅准了这个机会,想要拉他们一把,让义兵能够缓过一口气,持续与清军周旋。

两人闻言,心中一惊,立即明白这是孙明远在借夏王的号令阃告他们,不得私行做主扩大战事范围,必须以大局为重。

姜镶归正抗清后,高举反清复明大旗,与陕西以王永强为首的义兵相互照应,在晋陕大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清海潮。

特别是潼关,必须由郝将军亲身坐镇,做出一副马上出兵陕西的架式。

这一日,岳镇邦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亲卫的簇拥下,来到白螺矶的长江边上。

另一方面,将肃亲王豪格的西路军从汉中召回,尽力攻打这些抗清义兵。

作为南宋岳飞的先人,岳镇邦心中怀揣着为岳家立名立万的弘远抱负。

但是,清廷的多尔衮在得知多铎的南路军全军淹没后,震惊之余敏捷做出反应。

只见江边大片大片枯黄的芦苇丛连缀不断,一眼望不到绝顶。

都尉赶紧答道:“回将军,敌军设有一个海军营,共有一百多条船,此中斗舰十艘,其他多为走舸和游船。

临行前,吴初特地前去李岩府上拜访,谦虚就教:“夏王委我以督粮使重担,不知此中深意究竟为何?”

同时,抽调一个团的兵力,化整为零潜入陕西,在靠近陕北义兵的地区活动,随时援助反清权势,但统统行动都得以确保本身安然为首要前提。”

孙明远见状,又将目光转向郭绍,持续说道:“北柱军的兵力重点摆设在武乡和黎城两地,以武乡为主,黎城为辅。

岳镇邦亲率两万五千上柱军进入湖北境内,与南柱军的一部汇合,兵力达到五万之众,驻军于荆州下辖的白螺矶,与长江以南的岳州府隔江相望。

岳镇邦扒开芦苇丛,来到江水边。

第二军指向福建的南明隆武朝;第全军则剑指浙江的南明鲁监国朱以海。

在清军的东西夹攻之下,两方义兵的崩溃仿佛只是时候题目。

因而,他们赶紧收敛心神,当真听孙明远的安排。

李岩微微一笑,耐烦解释道:“夏王让你担负督粮使,顾名思义,就是要你掌控全军粮草的拨付。”

毕竟,夏军在此的北西两路雄师完整有才气前出,为义兵供应保护。

简朴来讲,就是用粮草来监控各军的行军进度,但不要干与他们的详细作战打算。”

吴初听后,还是一脸迷惑。李岩接着说:“这意味着你既要确保全军粮草的充沛供应,又要严格管控粮草的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