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军营演出[第3页/共5页]
刘尚赶紧推让道:“卑职之前说的多有本身编造的内容,供人消遣尚可,但眼下这类场合怕是不当。如果让将士们有甚么曲解,那卑职的错误可就大了。”
而这个时候能有资格在场作陪的军官,根基都是本地驻军中的中下级武官了,明军出身的军官能在这里占到一个可观的比例,也足以闪现出海汉对他们的正视了。只是一样出身大明的刘尚看到如许的场景,内心不免又是一阵泛酸,这些由大明培养出来的军官本该是在军中为大明尽忠,但因为各种启事,现在倒是在为海汉人卖力,并且极有能够此后会率军与大明为敌,如许的局面光是想想也让人感觉很哀思了。
说白了还是出于实际的需求,算是海汉高层为了稳固统治所采纳的一种手腕,但刘尚也不得不承认,海汉人不管是在哪个范畴发力,都无能出不错的成绩,这个鼓吹事情也是一样。如果大明能有近似如许的鼓吹体系,那海内造反的农夫军或许也闹不了这么大的乱子。
海汉高层对于鼓吹事情,特别是对军队的政治思惟事情一贯极其正视,海口军港作为海汉“本土”的北大门,在军事上的首要性天然不言而喻。对于驻扎在这里的军队,高层天然是把鼓吹事情盯得非常紧,就算没有巡查组的到来,平常也会有各种百般的鼓吹手腕轮番用上。
当然这些转投海汉的军官在政治可靠度方面是会有一些隐患存在,以是他们在进入海汉军中以后,除了接管军事方面的培训以外,一样不成贫乏的是对其思惟方面的改革,在其心目中建立起海汉执委会的绝对权威。这些人既然畴昔可觉得皇权尽忠,那么在将来窜改成为海汉政权尽忠也是能够等候的气象。
固然明军的团体气力在这个期间处于不竭式微的低迷状况,但正规军的军官普通还是具有了较好的专业本质,对海汉军来讲可谓是贵重的财产。这些人在投奔海汉以后为了证明本身的才气和虔诚,常常会在练习和作战中表示得格外主动,每次有作战任务的时候,特别是当任务的履行地点也在大明境内,率先请战的常常便是这些军官。
刘尚倒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胜利留下来了,但以后听到的宣讲内容却让他有些绝望,因为小宝和陆挺主讲的内容并没有多少是真正触及到军事谍报,全程几近都是在鼓吹海汉执委会的贤明和海汉军的英勇,在刘尚看来不过只是一堂洗脑课罢了。当然听众的感受能够是有些分歧,刘尚看到很多人都是一脸专注在聆听,鼓掌的时候也非常用力,看起来可不像是在演戏。
说白了还是出于实际的需求,算是海汉高层为了稳固统治所采纳的一种手腕,但刘尚也不得不承认,海汉人不管是在哪个范畴发力,都无能出不错的成绩,这个鼓吹事情也是一样。如果大明能有近似如许的鼓吹体系,那海内造反的农夫军或许也闹不了这么大的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