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5章 冤家路窄[第2页/共5页]
阿济格当初坐镇金州的时候就曾在海汉军打造的防空中前吃过很多苦头,深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防备工事中储藏有多少杀机,而现在在朝鲜境内又看到这熟谙的场景,让阿济格心底那些本来已经开端变得恍惚的影象又刹时清楚起来了。
当冲锋的马队开端放慢速率筹算从中找到空地绕过停滞区的时候,劈面的阵地上再次响起了不应时宜的枪声。马队们不太明白为何劈面的敌军能够如此之快地再次停止射击,很多人就这么稀里胡涂地倒在了弹雨当中,但是等他们尝试要离开疆场的时候,却发明背后令人绝望的枪声仍然是在无休无止地响起。
乌勒格善手底下有五个牛录,总计一千六七人马,此中约莫有一半的马队。他固然胆小包六合接下了这个任务,但也不是鲁莽之徒,没有将手里的兵力一股脑地押出来,而是先派了两百骑冲向这道防地,试图以此来摸索守军的防备强度。然后又另点了两百骑与第一批马队拉开间隔,跟在前面筹办停止第二波冲锋。
如果这处据点里的守军真是海汉人,阿济格感受这个处所又将会是清军的恶梦,但他可不敢把本身的这类感受说出来,这必将会敌部下的士气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阿济格当下便有些踌躇,是不是该尊敬皇太极的指令,出兵攻打这处据点。
海汉在这里破钞了两个月时候修建防地,而高桥南也很可贵地亲身在工地上充当了很长时候的监工,他天然是但愿敌军的守势再狠恶一些,才算对得起构筑这片阵地所破钞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如果敌军一触即退,如许的交兵强度与他在战前的等候实在相差太远了。
这类缺点也导致设备火枪的明军在田野与清军比武时火力输出强度不敷,常常顶个一两波冲锋以后就没法再对峙下去,而步兵一旦被马队突破防地,手里的火枪根基就与烧火棍无异了。经历丰富的清军马队乃至只需求一轮冲锋就能引得明军失控开仗,然后敏捷破阵。
乌勒格善不是傻子,既然这摸索就已经看出敌军已经做好了接战的摆设,那再持续派马队上前冲阵,成果应当也好不到那里去,白白多送一些人头给对方罢了。当下只能先硬着头皮去处阿济格复命,但愿下属不会因为本技艺下的低劣表示而暴怒。
海汉对阵地防备战的把握才气要远远强于明军,这一点阿济格是非常肯定的,而对于如何破解海汉的防备形式,清军到目前为止都并没有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战术。即便是用性命硬怼如许的极度做法,清军也已经尝试过了,但结果仍然不敷抱负,并且面前这处阵地明显不是九连城那样临时修建的防地,光是这阵地核心防备工事所需的施工时候,阿济格以为起码就得数千人劳作两个月以上才气达成,想冲要破这条防地的难度必定远远超越了九连城的那次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