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1893章 现实问题

第1893章 现实问题[第4页/共5页]

游益汉倒是没推测李溰的思路这么偏,他的答复也只是不带态度的就事论事罢了。海汉可向来没筹算向别国传授治国理政的法门,乃至连推行政治轨制也不在执委会的打算当中——真正先进的东西,不管是技术还是轨制,海汉绝对不会让其传播出去。

像李溰如许的本国年青人,固然政治职位较高,但其能与外界打仗的渠道也相对比较单一。游益汉以为对方体味海汉的首要路子不过两条,一是通过各种非普通渠道传入朝鲜的碎片化信息,由其自行拼集出海汉的形象;二就是在与海汉官方有正式打仗以后,由官方所供应的详细信息,南海书坊出售的这套读物便是属于后者。

那么回到实际中来,朝鲜能效仿海汉的体例对外扩大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起码在将来可见的一段期间内还没法做到。朝鲜四周的几个国度,武力值都在其之上,不管哪一个都不是现在的朝鲜能招惹得起的。如果效仿海汉的体例,去日本或者大清国占块地建港开矿,那必定会招来战役。至于大明就更不消说了,李溰乃至都没有将其列入考虑的范围。

海汉一贯严格节制兵工技术的输出,李溰也晓得本国能从海汉买到的军器并不是机能最好的型号,就算朝鲜能够武装出一支新军,其战役力离海汉军还是会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想要效仿如许的体例还是困难重重。

李溰这到了南海书坊一坐又是一下午,终因而将《崛起南海》的第一册囫囵看了大半。这一册末端的时候已经写到了海汉集结武装职员备战,筹办跨海前去安南,帮手安南朝廷安定南边兵变。而这个时候间隔海汉人到达三亚,实在还不到一年时候。

与此同时海汉也从大明和安南两国多量引入移民,以满足本身高速生长的需求。这类快速增加人丁的同时开分基地的操纵,回看会感觉风险相称大,但海汉还是比较美满地度过了这一段伤害期,为前面的生长打下了坚固的根本。

但他旋即又想,如果海汉人将本身治国理政的经历全都写进书里,还公开对本国出售,以海汉人的夺目程度应当不会这么干,的确是本身钻进牛角尖了。幸亏游益汉的答复提示了本身,才没有持续沿着这个弊端的思路走下去。

不过这些内容对于李溰而言,比较难以了解当时的状况,因为他底子还没到过三亚,对于书中所提到的那些关头性的大型基建工程毫无观点,也就没法想像出海汉当时在多头并出来完成这些目标时面对的困难有多么庞大。而黑土港和广州这两到处所与三亚之间的航程间隔,李溰也没有一个切当的熟谙,不然他所叹服的能够就不但仅只是海汉在军事方面获得的服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