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2章[第2页/共5页]
正如姬元青所想的那样,龚十七对于江淮盐业的环境并非完整一无所知,特别是此次到了舟山以后,万发供应给他的卷宗中除了近期的几起攻击案以外,剩下的内容根基便都是业内相干的各种谍报了,此中天然也包含了山陕盐商与厥后者徽商之间的好处斗争。而龚十七在解缆之前,也已经对此有了某些特别的筹算,不过他并不想以号令的体例公布本身的打算,而是筹算先摸索一下姬元青的态度,看看这个火伴是否能与本身法度分歧。
龚十七也活动了一下有些生硬的手腕,然后给姬元青倒了一杯茶:“幸亏我们只是顺手为之,如果专职干这个事情,那我怕是要不了半个月就得打陈述要求调职回外勤行动组干粗活去了。”
从吴淞口到扬州城,他们用了足足两天半的时候才完成这段航程。而对于这座传闻是江淮地区最繁华都会之一的扬州城,他们所把握的信息几近都是来自于书面记录。换言之,他们两人实在都是第一次踏足这个都会。
姬元青当下也未几说甚么,立即便开端翻看龚十七供应的这些卷宗。公然卷宗上的记录实在非常详细,与本身所把握的信息有必然的互补性。而龚十七这非常大胆的行动打算,应当也是参考了安然部之前汇集的各种信息,内容虽不全面,但也足以让龚十七制定行动计划了。
“无妨,这本就是建立信赖的必定过程,起码我们到目前都停止得很顺利,没有产生定见抵触。”姬元青笑道:“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比我估计的更好。”
他们当下起首要做的,并不是构造人手研讨在何时那边脱手,而是得先给官府里的人通气打号召,拿到官方的答应——起码也得默许才行。不然这一动起手来八成会闹出性命,到时候人家跑去报官,官府事前对此没有筹办的话,那措置起来就会很被动了,即便想脱手帮本地盐商也会比较费事。
当然这类号召可不是派人送个帖子畴昔,只说我某月某日要在某地做一笔大买卖,但愿官府的人能提早躲避一下,这么大的事,必须得先将相干职员都办理到位才行,上至知府大人,下至卖力治安刑侦的捕头,乃至连处所驻军军头,也都得筹办一份好处。这些用度算下来,实在比行动本身的花消要大多了。不过与外来盐对扬州盐业所构成的打击比拟,这点用度就显得微不敷道了,只要能够达成目标,就算再花十倍百倍的钱,对盐商们来讲也是划算的买卖。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实际上的策划,实际施动必定没有料想的那么顺利。当初海汉在宁波境内建盐场的时候,不是没有北边的盐商过来摸索态度,但愿能够把持宁波盐场的产出,并且开出的前提也算不错。但海汉考虑到好不轻易在宁波府运营出来的大好局面正需求通过盐业运营来持续和扩大,终究还是回绝了江淮盐商的发起,顶多只能给他们本地的发卖代理权,而如许的答复明显不成能让对方感到对劲,因而两边的构和很快就告吹了,没有达成任何的实际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