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越南之行(三)[第4页/共6页]
饱餐一顿以后,谢春意犹未尽地摸着肚子道:“穿越以后最爽的事情,就是终究能够免费吃海鲜吃到饱了!”
“飞速号”先是南下沿着海岸线兜了一圈,然后折返北上,并沿着河道入海口驶到后代海防市中间的位置,检察了位于那边的小渔村。不过那处小渔村早就人去屋空,村民的绝大部分都已经搬到了黑土港定居。
不过在这场新一轮的南北大战开端之前,安然王郑松已经于1623年死于郑氏的内哄当中。现在朝郑松的继位者是他的宗子郑,封号清都王。而此时南边的阮氏已经节制了广南、顺化以及占城的绝大部分地区,仿佛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对北方的郑氏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是以郑才会于1627年策动了对南边阮氏的打击。
对于自筹资金一事,心中怀有裁军目标的钱天敦是相称热中的,而卖力海运事件的谢春又是个军迷,两人可谓一拍即合。至于这翻开外贸渠道的体例,两人固然都是内行,但两个臭皮匠凑到一起以后,还是想出了一个笨体例。
钱天敦起首从民政部分调取了黑土港现有住民的信息,从中找出那些为数未几识字的移民,开端一一约谈。钱天敦以为,在越南如许一个纯农业国度,能够读书识字的人必定家庭环境是相对比较好的,而他们的见地和社会干系当然也就比普通的百姓更多一些。
陶东来点点头,不置可否地说道:“设法是好的,不过这个处所的计谋职位要比浮水洲岛高很多,不驻军恐怕是不可的。”
只如果亲戚就行,能跟北越权贵攀上干系,这恰是黑土港方面需求的人脉。钱天敦立即就把这个郑林提了出来,把他送到海防四周的海岸,并派了十几个归化民将他一起护送回了河内。钱天敦这么做的目标很简朴,就是但愿通过郑林向北边的越南权贵通报贸易的志愿。黑土港方面并不担忧不会收到对方的答复,因为他们提出的买卖物品是目前北越政权没法回绝的食盐。
不过现年才21岁的郑柞目前还只是官二代的身份,临时还没才气去干与越北海内的政局。但对于像郑柞如许的特权阶层来讲,借助南北大战的机会发一点国难财倒是很轻易办到的事情。有了郑柞的庇护,前两次的食盐买卖都很顺利地完成了,在此以后钱天敦便通过已经建立起来的动静渠道,向对方表示了出售兵器,特别是火器的志愿。
这个计划在职员方面倒不是题目,有源源不竭到达黑土港的移民可供渐渐遴选,就算百里挑一也能够选出一些好的苗子。首要的难点还是在于资金和军器,黑土港开埠之初的统统投入都是来高傲本营,不管是资金还是军器都严峻依靠于大本营的供应,没有大本营的支撑是必定没法实现的。而这个计划如果直接报到执委会,恐怕又将遭到反对派的批驳,以是黑土港固然开埠已经有两个月的时候,但这个计划却一向搁置着等候合适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