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2220章

第2220章[第1页/共5页]

马正平苦笑道:“修船埠,开船行,这可都是大买卖,并且投入以后短期内看不到银子返来,鄙人实在有些难堪。”

段天成这时候插话道:“如果马老板故意要到台湾岛生长,鄙人倒是能够代为安排,在本地官府有几个朋友,能够赐与一些照顾。”

段天成笑笑道:“如果这批人当中有人此后想要留在我海汉国生长,马老板觉得如何?”

马正平打趣道:“莫非宣兄弟也要修船埠开船行?”

宣向明摇点头道:“这些买卖固然投入大,但耐久收益稳啊,并且有海汉守着这处所,常日几近没甚么运营风险可言。虽说比不了你们卖盐那么好赚,但马兄你本身要求稳定的财产,那可就没多少买卖能比这还稳定了。”

马正平在舟山圈地修建的商栈,并非属于他小我统统,其用度是由七大姓共同出资,建成以后也将会由各家结合运营。固然制作过程中会有些油水,但这点钱对马正平来讲意义不大,他还不至于要把重视力放在这上面。

对石迪文如许的处所行政长官来讲,不竭从外界吸纳人才为己所用,是稳固本身权力和声望的有效办法。而相较于从三亚分派过来的官员,石迪文明显更喜爱于在本身治下培养练习出来的嫡派职员。至于这些人是盐商后辈还是别的甚么身份,倒也没有顾忌的需求。

固然代价极其高贵,但徽籍盐商很快就会心识到这类投资物有所值,并且天下也只要海汉能够供应这类特别的军事支撑,没有其他选项可供挑选。

段天成道:“实在你们送来的这些人资质都还不错,大多都有有文明根本,能写会算,比起我国从官方招收的兵员要好多了。如果是在我海汉军中,如许的资质普通都会被遴选出来,作为预备军官去培养。”

关于军事练习、军器买卖和盐业贸易,这些合作项目都需七大姓共同会商决定,马正平一人也做不了主。不过这段时候在舟山各地考查,他倒也从各种渠道体味了很多关于本国贩子在海汉运营财产的状况,内心当然也有本身的小算盘。

并且耐久来看这类项目毫不会亏蚀,如果本身还在运营航运业,那么有本身的货运船埠和相干设施就能大大地节俭运营本钱了。以是宣向明给马正平提出的建议,便是将港口基建与航运打包,要做就两样一起做,如许会更加划算一些。

但题目就在于这类项目因为必必要遵循海汉官方所提出的标准来停止修建,在施工过程中还得接管官方的监督,这些身分会导致前期投资的数量非常大,再加上相对冗长的工期,后续的本钱回收期将会非常长,或许要十年八年以后才气收回本钱开端红利,而这对大多数贩子来讲必定不是甚么划算的买卖了。

马正平一开端是通过织物贩子宣向明熟谙了段天成,厥后段天成出任盐商后辈的教官,马正平与其直接打仗的机遇就多了起来。当他晓得段天成也是大明出身,投效海汉参军参军以后才获得了升迁的机遇,心机便开端活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