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1627崛起南海 - 第3304章

第3304章[第2页/共3页]

“大人,王承恩出城来求见您了。”

陈一鑫道:“兵不兵变,那是你们内部的事,与我无关。你先把人交到我手上,我们再来谈前面的事。”

陈一鑫笑道:“以是你们是筹算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再把措置这些官员的决定诏告天下?”

一口气抓了这么多主战派的文武官员,聪明人实在已经能猜到产生了甚么状况。

但现在不会有人替他们喊冤,因为统统人都晓得,要拿下他们的是崇祯帝,这是天子的意志。想跳出来唱反调的人,大抵都会跟那些消逝的官员一个了局。

陈一鑫不太在乎崇祯终究会给这些官员安上甚么罪名,他只想催促对方尽快投降,结束现阶段的战事。本身麾下的军队每天人吃马嚼,耗损庞大,开支已经超出了战前的军费预算,既然执委会已经决定不打了,再拖下去只会让作战本钱越来越高。

不过这个交代过程明显非常敏感,王承恩表示不宜在白日停止,起码要比及入夜以后,再安排押送人犯的步队悄悄出城。

“好个天子老儿,这是在借刀杀人啊!”陈一鑫旋即便猜到了崇祯的筹算。

但即便如此,军情局的探子也只能确认此中一部分人的身份,另有一些平时深居简出的官员难以当即确认身份,需求通过别的渠道来考证。

而崇祯在都城内洗濯主战派官员的动静,并未在第二天当即爆出,对外只说这些人都被召进宫面圣,商讨退敌之策。

主战派冤吗?当然冤,他们只是想为大明击败内奸,重振帝国雄风。

但还是有一些嗅觉活络的人,从蛛丝马迹中发觉到了不对劲,因为崇祯已经临时任命了一批武官,不声不响去领受了被召见的几名武将驻扎在城表里各处的军队。

军中的兵权交代只会心味着一件事,那就是本来的将领已经落空了批示权。如果只是天子临时召见,大可不必有如许的安排。

当天夜间,公然一支数百人的步队悄悄出了城东朝阳门,来到海汉阵前,与等待在此的海汉军队完成了职员交代。

实在陈一鑫本身也清楚,这项前提不实在际,对方必定不会承诺。看在大明如此共同的份上,在这类无关痛痒的细节上主动做出一点让步,也算是开释了美意。

王承恩前几天返京的时候,陈一鑫曾在八里庄的火线批示部长久访问过他一次。当时两边约好待崇祯帝拿定主张以后,再派人出城筹议投降的履行细节。

这事可不是浅显的朝堂政斗,而是由天子直接操纵的一次大洗濯。

而参与抓捕的御林军中也有人传出动静,这些官员已经都被打入天牢,成了戴罪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