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棒子传(三)[第3页/共4页]
“翻戏岁有所不知,在我高丽,下地种田那都是妇女们的活儿。”
“别别别,翻戏岁,我说实话。”
第二日早朝,没等群臣开口,姚广孝头一个出班跪倒。
“呈上来。”闻听此言,皇上叮咛身边寺人,将国书和亲笔信接过来放到龙书案上。
“那你高丽国事受了天灾了还是遭了天灾了?又因何要来我大明借粮?”
闻听此言,老胡心道:还真被姚老道给猜中了,公然是来借粮。
“大明天子陛下有旨,传高丽使者觐见呐!”
“从速说!”
“河北山西乃是我大明九边重镇,粮食供应军队尚且不敷,就更别说调粮给高丽了。如果从江南调粮的话,路途悠远,这一起人吃马嚼,这伤耗可不是个小数量啊。”
“诶我说皇上,要依微臣我之见,我们就不该该借给高丽粮食。”
行三跪九叩之礼今后,为首的高丽使者朴昌昊再次跪倒奏道:
“传。”皇上也没废话,直接就传高丽使者觐见。
毕竟这但是一百多万石粮食,搁谁谁不心疼啊!
“启奏大明天子陛下,提及此事,一言难尽呐!”
姚广孝为甚么同意常茂儿去呢?这还得说常茂儿不但本事大,能镇得住,打起来也不怕。并且常茂儿心眼儿也多,到了高丽以后,能随机应变。
“不不不,翻戏岁,他是这么回事。此次前来借粮,皆因为我高丽民风与大明是大有分歧。”
“丞相,从山东调粮这一起的耗损可也是不小啊?”田再彪在边儿上又插了一句。
“嗯?强儿!”
“茂儿啊,你说的这都是甚么混账话!高丽此次来递交国书,就表白他们情愿归附我大明,我们岂可因人家国度的民风与我大明分歧,就等闲出兵征讨。还不给我退下!”
“嗯——脑袋又不想要了是吗?”
“茂儿太爷到了高丽,一顿榔头,准保让他们把这个弊端给改过来。也免得他们没事老找我们来借粮。要晓得,那粮食是给人吃的,可不是给这帮好吃懒做的废料吃的。”
“萧爱卿安在?”皇上一听,对,这事必须得让萧逸去。
“也不知如何的了,自打前几年开端,天下的妇女们就不好好儿种地了。本来还能对峙,可自打本年以来,天下的妇女都不下地种田了。是以上,只能前来大明借粮了。”
“诚如田将军所言,从辽东、河北、山西和江南都没法调粮。但据臣所知,近些年来,在福建有胡商从外洋带到我大明一种粮食作物。此物被称作玉米,不但高产并且抗旱。”
“现已由东南本地传播到了山东境内,被称作玉米棒子。且已遍及莳植,产量也颇丰。以是微臣建议可由山东调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