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立项[第2页/共3页]
前者1000万,只要10%的股分,后者只投500万,一样要10%。
固然李杰不缺钱,但电影发行,不是有钱就行。
各种大腕+殊效,谁撞谁死。
没体例。
天下高低,缺投资的电影项目,没有一千,那也有八百,如果每家都投,就是把中影卖了,那也投不起。
“你好。”
说干就干!
袁荃想了想:“他为人处世都很随和,也没有特别外向,他应当是不想受太多的滋扰吧。”
韩三坪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这电影本来是定在6月份上映的,但多了李杰那笔投资以后,宁皓又找几个主创,补拍了一些镜头。
不过。
海选投票常常只是营销手腕,最后选谁,可不会是全数由网友决定。
“感谢韩董。”
一周后。
如果是一个成熟的,寻求耐久生长的创业者,多数会挑选后者,毕竟,藤讯的隐性本钱更高。
近似的投票,想要把持,的确不要太简朴。
于东也是中影出去的,有中影的人穿针引线,从他那拿钱,事件简朴的不可。
作者亲身编剧,亲身导演。
除了剧组本身刷票,一些经纪公司、演员也会刷票。
《枯萎的爱》改编的动静就在圈内引发一阵会商。
袁荃也是她手底下的艺人之一。
接下来,李杰陆连续续打仗了几个发行方。
不夸大的说,海内的电影发行都绕不开一家公司。
从袁荃那边得知李杰的意义,王菁花非常不测。
你不走?
“你的阿谁本子,我们看过,估计投资是800万,我们中影能够投10%。”
中影+博纳结合发行,电影后续的上映题目,已经没有停滞。
有了一面大旗。
‘吴迪’本身就是脱销书作家,还自带资金,人家压根不缺那几十万,上百万。
但。
很快。
国字头。
王菁花如有所思,固然不太了解对方为甚么回绝了饭局,但成果总归是好的。
“很外向吗?”
那就别赢利!
有了这两家,李杰就不筹办找人了。
李杰没跟她见面,用饭甚么的,完整没需求,但该发的试镜告诉,他还是发了。
想当初,为了拍那部《绿草地》,他但是差点停业。
炒作开端!
先让枪弹飞一会,发酵发酵。
“好,转头你把样片送来看看。”
主打一个参与。
那难不倒幕后的经纪人们。
然后。
不过。
两边的投资不是一个级别,那些大片,投资几千万美刀的,只能算中小本钱。
固然中影财大气粗,但投资方面,还是很慎重。
“坐吧,都坐,随便一点就好,你的那部短片,我看了,拍得很好,各种技法,很成熟。”
想把电影引进本地,都得走中影的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