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大结局[第5页/共5页]
裴行俨命兵士攀上城墙,插上秦军旗号,擂鼓号令,并且燃烧城墙四周的各个城楼,平壤城顿时堕入一片混乱。
城破的这一刻,婴阳王不愧是一个君王,把最后一剑英勇地刺向了本身。
正所谓机不成失,失不再来。
此人恰是莫离支渊太祚。
而本日,平壤固然还是具有坚毅的城墙,但是现在的高句丽君臣明显已经落空了拒敌的勇气和抗战到底的决计。
婴阳王暴跳如雷,但他仍然闭门死守,筹办顽抗到底。
因为裴璟明显也是有本身的筹算的。
“我们大秦绝对不能够再走司马家的老路,如果臣开了这个不好的头,那前面那可就不好措置。”
高句丽军队在如许一个最高统帅的批示下,又岂能不败?
何况,这裴行俨本来就是裴璟的族弟,便是他被封了王,那有甚么大不了的事情。
同时,上至主帅裴行俨,下至浅显将士,全数遵循功绩大小赐与呼应的封赏。
各都督、刺史、县令的职位由一部分有功的高句丽旧将出任,别的也装备了一部分秦国官员协同管理。
五年以后,百济国被灭,薛万均被封为百济王。
他认识到高句丽局势已去,再负隅顽抗也没法挽回败局,因而奥妙派人与裴行俨联络,表示情愿充当内应,投降秦军。
至此,高句丽局势已去。一,其他各城的守将闻风丧胆,要么弃城而逃,要么举城归降,秦军如入无人之境。
有一些功绩不太够的将领,想到这个事情,脸上就已经暴露焦急的神采。
以是,平壤如许一座貌似坚毅的堡垒,到头来也就制止不了从内部被攻破的运气。
至于如那边理这个题目,汉朝的时候已经明白给出了最好的做法。
薛贺水大捷后,裴行俨又乘胜东进,霸占了鸭绿水西岸的军事重镇大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