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需要竹匾[第2页/共3页]
晒谷场上摆着一些谷簟,上面晾的都是地盘菜,竟是比晒稻谷的时候更有歉收的氛围。
王国忠问道:“新奇的不是也能卖?”
耿松一边脱手一边说道:“大姐家也未几,先用着。”
青青睐睛放光,要吃!
王家瑞、太公都站在门口。
王国忠忙说道:“现在捡的地盘菜清算洁净晒干了先收着?”这类环境是常有的。
青青奶声奶气的说道:“爸爸,我们家的地盘菜是最好的,要洗的干清干净,做成最好的,代价就高。”
云姗说道:“得空一个大缸出来装。不晓得甚么时候能卖出去。”
耿杏说道:“还是担水返来洗吧。咱家的地盘菜不算很脏。”
耿松停下来抱着青青问道:“想甚么?”
云姗、耿杏带着孩子一块进屋,先吃完再干。
大师忙把竹匾摆开,把地盘菜放到竹匾上,还是摊不开,门前这块处所放满了,中间留一条窄窄的路。
耿奶奶夹起一块肉喂青青吃,大青峪村俄然长这么多地盘菜,得喂青青多吃点肉。
耿禄手里拿着喇叭走过来,他四十多岁脸有点黑看着比较严肃,身上穿戴袄,风吹着不冷。
耿杏说道:“如果照一斤十块算,我们大抵捡了二百斤,能卖两千块。”
王贵震惊道:“能卖那么贵?”
云姗背着青青回到家,看自家的地盘菜最多。
马诗瑶拿着两个塑料桶跟着妈妈去担水。
耿松回到家,家门口的灯亮着,他筹算在路口再拉几盏灯,如果活儿多,连夜干是常有的。村里没有路灯,环境不太好,轻易出事。
这不是一家的事,就得是一村的事。这就是先有东西、再卖出去,卖地盘菜王家瑞有些门路,起码能先尝尝;现在村庄里一下有这么多地盘菜,得好好搞。
耿松说道:“现在要晒的东西少,能够从青竹村借或者租一些先用。”
回到村庄里,家家户户都在晾地盘菜,全村飘着地盘菜的味道。
耿禄说道:“对。别的一件事,现在地盘菜看着很多,大师竹匾不敷用,我筹算和青竹村筹议一下。他们现在打的竹器也少了,我们要多少临时也不清楚,得看环境和他们谈。”
耿松说道:“我等会儿去家瑞那儿拿几个大塑料袋返来,放在塑料袋里扎紧了再放进大缸里,放一年也没事。”
一些人拿着篮子挑着箩筐过来,筹算立马拿到钱。
耿禄说道:“村里的厂子雇王家瑞当厂长,发人为。雇耿松当副厂长。这个大师能够筹议,有定见的能够提。”
耿松笑道:“对。”
村庄里家家户户又忙起来,家家户户都亮着灯。
青青又给爸爸出主张:“爸爸拿到赏金能先帮村里把厂子建好。”
耿禄说道:“但卖不上价!县城又不缺地盘菜!这好好的地盘菜,五块钱一斤和十块钱一斤,你情愿卖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