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柈子[第4页/共5页]
这回换唐植桐旁观了,被大伯说做细皮嫩肉也不活力,自从去了押运科今后,在内里风吹日晒的时候少了,皮肤天然比之前抛头露面时白了些,在这一点上,小王同窗倒是挺喜好的。
“这边是林区,最不缺的就是木头。每年夏季前,每家每户都会拉柈子,劈柈子,码柈子。”唐文邦给侄子讲着这边林场的民风。
“那可不便宜,照这么算,你面前的这堆得一百多块钱。”唐文邦乐呵呵的跟唐植桐开着打趣。
火油灯放在炕桌一角,将人的影子拉的又长又大,灯芯的烛光受风的影响摆布扭捏,人的影子也随之闲逛,搞的唐植桐有点头晕。
如果在四九城做大酱,十斤黄豆砸下去,没有发酵环境,很有能够做酸了、做臭了,到时候即便张桂芳不揍唐植桐,起码也得抱怨他三个月,忒糟蹋东西。
“行,那就费事大哥了。”事关本身安然,唐植桐此次没有客气。
“我随时能够。”唐植桐点头承诺下来。
爷俩聊着聊着,天也就黑了。
“我本身炒的咸菜,都说好吃,大师尝尝。”驴粪蛋子内里光,唐植桐看破没说破,从承担里取出炒的咸菜,这个油性重,算是加个菜。
唐植桐探听这些并不是想回四九城后本身加工,各地的特产之以是讲究正宗,跟原产地的气候等身分息息相干。
哥俩说话间,唐婷吃紧火火的进门,在暗淡的灯光下,唐植桐能看出她洗过手和脸,但头上不洁净,应当是在家略微一清算就过来了,姑父苏孝也是差未几的模样,前面跟动手里还拎一瓶酒小表妹苏慧敏。
就拿大酱来讲吧,一样的日期、一样的工序,不必然能做出东北的味来,因为气候不一样。
一会的工夫,唐钢先返来了,洗了把手、搓了把脸,就出来跟唐植桐谈天。
“还不错嘛,挺像模样,之前干过?”唐文邦擦了一把汗,点上烟,蹲在一旁看唐植桐干活。
“体验一把就得了,还真能让伱干啊?”唐文邦抽完烟,站起家来踩灭,伸手跟唐植桐要斧头。
“哦,那柈子多少钱一斤?”唐植桐一边劈,一边跟大伯聊着天。
“都是一家人,不消客气。”唐钢乐呵呵的拍了拍堂弟的肩膀。
“那豪情好,我在家劈好的引洋火三分钱一斤。”唐植桐将劈好的柈子踢到一边,又重新拿了个完整的竖起来。
固然唐文邦和唐婷一个劲的夸大这边不缺吃的,但看到面前的菜,唐植桐压根就不信。
“行了,桉子大老远的带来了,留下就留下吧。恰好咱家本年也没买到做大酱的豆子,总不能来岁不吃了吧?”唐文邦站在一旁先是劝本身的老伴。
刚到屋里,大娘就把唐植桐卖了一个洁净,竹筒倒豆子般将唐植桐带来的东西都跟唐婷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