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南征讨伐东晋朝堂辩论[第2页/共5页]
苻坚听了苻融的话,微微皱眉,未及开口,慕容垂却上前一步,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发觉的弧度,恭敬说道:“陛下圣明,臣却觉得,此乃天赐良机。曹操赤壁之败,只因彼时孙刘联军同仇敌忾,又有周瑜、诸葛亮之智谋之士互助。现在东晋朝堂暗淡,内部冲突重重,桓氏与司马氏争权夺利,早已离心离德。正如当年秦灭六国,六国虽有强弩劲旅,却因各自为战,终被一一击破。我大秦现在高低同心,将士用命,陛下又雄才大略,何惧小小东晋?长江虽险,在我大秦铁骑面前,不过是一道水沟罢了,只需选准机会,挥师南下,必能一战而定乾坤。”慕容垂言辞诚心,眼中闪动着别样的光芒,仿佛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向大秦招手。慕容垂心中另有策画,他身为外族降臣,在大秦朝堂安身不易,一向巴望建功立业以稳固本身职位。若南征胜利,他不但能仰仗军功进一步晋升声望,还能在战后的权力分派中为本身及家属谋取更多好处,摆脱当下经常被人猜忌的窘境,以是死力主战。
慕容垂嘲笑一声,辩驳道:“权大人所言,未免过分怯懦。想当年周武王伐纣,以公理之师,吊民讨伐,虽殷商貌似强大,然其失道寡助,终为周所代替。我大秦奉天承运,行同一大业,恰是适应天命之举。东晋朝纲不振,官员奢糜败北,民不聊生,百姓苦之久矣,怎会不肯驱逐王师?至于补给,我大秦地大物博,只需调剂有方,何愁粮草不济?”慕容垂挺直腰杆,目光炯炯地直视着权翼,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
吕光站在一旁,悄悄地听着世人的争辩,心中暗自衡量利弊。他本是苻坚麾下一员得力战将,多年来跟从苻坚南征北战,立下赫赫军功。他所带领的军队,练习有素,作战英勇,特别善于在西域等地的庞大地形作战。此时,见朝堂上对峙不下,他上前一步,沉稳说道:“陛下,臣觉得南征一事,需从长计议。臣长年交战在外,深知行军兵戈,谍报最为关头。东晋虽有内部冲突,但其水军气力不容小觑,长江防地更是运营多年。我军若要南征,必须先摸清敌军真假,晓得其战船数量、水军战术以及沿江设防环境。臣愿亲率一支精锐小队,乔装潜入东晋,刺探军情,为雄师出征做好万全筹办。再者,我大秦虽国力强大,但交战需破钞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当下海内经济繁华,然百姓方才过上安稳日子,若因战事赋税减轻,恐激发民怨。臣建议,可在战前适度减免赋税,安抚民气,同时加大粮草、兵器的储备,待机会成熟,方可挥师南下。”吕光言辞诚心,目光果断地望着苻坚,他深知此次南征关乎大秦兴衰,既但愿能助苻坚成绩大业,又担忧筹办不敷导致失利,故而提出这一番务实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