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深夜召见重臣[第2页/共3页]
说话间,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等人连续达到。
寺人刘和吓到手一颤抖,拂尘掉到了地上。
“启禀上位,此人妖言惑众,此中所说经不起考虑。”
“想不明白,该死你家老爷子将你关在诏狱。”
“臣等定当鞠躬尽瘁,为陛下解忧。”
“臣徐达,拜见陛下。”
“传朕的口谕,宣魏国公,韩国公,太史令刘伯温,左丞相胡惟庸,礼部尚书刘三吾,户部尚书傅友文。”
寺人刘和轻抬脚,快速分开御书房。
他们中徐达、李善长和胡惟庸是这一政策的参与者。
御书房内氛围压抑。
李善长第一个站出来,上前一步奏道:
朱元璋对内臣办理特别严格。
不过作为淮西个人的魁首,李善长在朝中仍然有着庞大的影响力。
御书房正中间御案之上,摆放着好几摞半人高的奏折。
隔壁。
朱元璋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并不表示他不在乎。
紫禁城,御书房内。
父子俩从诏狱返来,一向保持沉默状况。
“…”
“臣附议!”
“此人想必是对陛下心生愤懑,见不得咱大明国运蒸蒸日上。”
“微臣胡惟庸,拜见陛下!”
洪武一朝。
听到这话,徐达等五人全都仓猝跪地,齐声高呼:
李善长在洪武四年后,就辞去中书省左相职位,赋闲在家。
大学士、礼部尚书刘三吾、户部尚书傅友文也跪地奏道:
除了不重用寺人内臣,还特地在皇宫门口,竖起一块铁牌:内臣不得干政,犯者斩!
一个时候后。
第一个达到的是胡惟庸。
这些重臣连续达到。
再说另一边。
朱元璋点点头,让刘和给徐达和李善长赐座。
“莫非比父皇当年以布衣之身夺得天下还难吗?”
朱元璋咳嗽了两声,这才开口说道:
朱樉脸上尽是忸捏,不过还是站起家,深深鞠了一躬:
莫非皇上深夜召他们前来,为了这事?
只要魏国公、大将军徐达站在那边,如有所思。
没有李善长一手汲引,他胡惟庸底子到不了现在的位置。
朝廷比来出了很多事,让朱元璋对中书省很有微词。
等五人各归其位,朱元璋简朴申明启事。
朱元璋一双虎目死死盯着他们,更加剧了他们心中的惊骇。
权势汹天。
这与大明中前期寺人擅权,节制朝纲,不成同日而语。
“妖言惑众,狼子野心!”
就听御书房内,朱元璋一声断喝。
身处密室的朱元璋意犹未尽的站起家,朝门口喊了声:“来人。”
进入御书房,胡惟庸收敛心神,恭敬叩拜。
随即让太子将诏狱记录下来的讲课内容,交给徐达他们传阅。
前段时候,又呈现一个空印案,涉案官员上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