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真先生[第1页/共4页]
李觏道:“我如果不取,你心底定有计算,说不准还去欧阳永叔那编排我一番,说我是因私废公,我又岂能如你的意?”
“恰是,恰是。”
胡瑗道:“是铁御史吴中复。”
说着小厮眼眶都红了。
胡瑗笑道:“本日十篇卷子,多数是旁人写得,唯独章越这一篇是我临时改得,若我所料不错,你说得出彩的文章应是……”
嘉佑年时,富弼为相、欧阳修任翰林学士、包拯任御史中丞、胡瑗在太学任侍讲,集天下之望。
老者道:“十名太门生一月不过三贯,百名不过三十贯,太学满额九百名,现在也不过七百余人,一并才不过两百多贯,一名察看使之俸禄罢了。”
当时士大夫有言,富公真宰相,欧阳永叔真翰林学士,包老真中丞,胡公真先生。
“恰是此意,那到底是何人代替?”
“哦?那就是不取了?”
李觏道:“是一个叫章越的,他是那里人士?戋戋经生竟能写出如许的文章,不过却只是半篇,如果一篇……”
胡瑗道:“你不是要晓得此子是何人么?此子是出自浦城章氏,今科状元章子平的本家,而被你骂过的章伯益恰是他的师长……”
老者啊地一声道:“那好啊!有铁御史在,朝堂上哪小我敢看轻国子监。先替我们争一争赋税,现在太门生每月只要三百钱添厨,乃至连州县黉舍都不如。”
李觏忽道:“是了,还未说闲事。”
“哪一个?”
李觏抚须笑了笑道:“皆可,此中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但倒是经生。我不由纳罕,你可知此人来源?”
李觏摆手道:“好了,好了,你不消再说了,以往你我虽同在范相公下任事,但你不平我,我也不平你,但是打从本日起,你交托我的事我会好好去办。如诸葛武侯那番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胡瑗微微一笑道:“先让我看了他的文章再说。”
“先与我说他来源!”李觏似负气普通。
范仲淹实施新政,多用李觏之论。
一旁李觏已是忍不住笑道:“方才我也是看到这里,这郁结之意直至现在未散去……”
“那归正正遂了你的意了。”
“恰是如此,”胡瑗笑着言道,“现在我就要致仕回籍养病了,这取与不取此子全系于你一人的主张的。要我看么,还是不取的好。”
如果是侍从官,判国子监事。非侍从官,则称管勾。
胡瑗闻言发笑道:“你此人坏就坏在你这张嘴上。”
“此子莫非是用心的?也罢,如果如此,太学也别想入了。”李觏已是嘲笑言道。
李觏听了面色凝重,若说不知章越身份时,他倒是想将这个门生好好抓进太学‘调教’一番,让他晓得‘断章’的结果是甚么。
胡瑗端着一碗药汤呷了一口,但感觉有些滚烫,随即又是放下,披衣写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