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资治通鉴[第3页/共4页]
官家道:“虽微瑕难掩琼琚之华。昔年朕为颖王时,曾以府库藏书尽赐司马君实。此《通鉴》列于户牖之间,较之荀悦《汉纪》更见经纬六合之才。”
却见邵材道:“客岁停止南郊祭天大典时,臣以太学博士身份参与陪祭。陛下在太庙与圜丘施礼时,仪容持重庄严。陛下管理天下近二十年,而秉心愈小,奉祀六合宗庙更加恭敬,这实为大德。”
司马康俄然跪坐于隧道:“父亲,永乐城之战王师先胜后败,费钱三百五十万,陛下已有自省,今后罢西征之意。”
这些都未影响到司马光裁开丝绳的行动,唯有这最后一句令司马光停下。
侍立御座后的石得一正要搀扶,却见官家脊梁还是矗立,唯有额角精密汗珠在烛火下泛着寒光。
以往官家手持资治通鉴看起,整整看了一个时候。
洛阳独乐土的瓦檐上还积着残雪,司马光握着银刀的手微微发颤,刀刃在最后一卷《考异》的丝绳上悬了半晌
言犹在耳,转眼十五年已过。当年阿谁鬓角初霜的四十九岁谏臣,现在已是齿摇发落的老叟了。
“石得一,传旨政事堂。“天子振袖而起,“此书上起三家分晋,下讫五代纷争,非独荀悦《汉纪》可比。着国子监精校刊印,颁行天下州学。司马光晋资政殿学士,赐银绢各千匹、金踥蹀带、玉花骢一乘。其他书局属官,令中书速拟封赏。“
官家看向章直问道:“不过甚么?”
看着邵材犹自不知的模样,官家心道,此人倒是奸佞,不成吓了他。
不过这邵材倒是侃侃而谈,涓滴也不怯场。
恰在此时,石得一躬身禀报:“崇福宫提举司马光进《资治通鉴》全帙三百卷。“
官家心底对章亘更喜。
司马光缓缓道:“本日最后一卷书修成了,我也当进呈陛下。”
更记得那年冬月接到刘恕讣告时,司马公对着太行山方向长揖及地,案头《通鉴》的稿纸被泪水沾湿。
阶下礼乐骤停。宰臣王珪,蔡确,吕公着,章惇,章直等皆措手不及。
官家见了邵材这般倒是喜好。
章亘听了官家御旨,元丰七年时朝廷重新规复了部分职名,资政殿学士已是参政离职时所带。也就是说一旦司马光回朝,他就是宰执。
元丰七年,十一月。
恰好章亘替王震来侍直时,官家笑着对章亘道:“来得恰好,司马学士的资治通鉴恰好修成,卿可看过。”
官家于集英殿大宴群臣。
同时也有一个动机,为何这本资治通鉴修了二十载,司马光早不修,晚不修,非要在这时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