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三苏父子[第5页/共6页]
当时他们仆人中有一人中邪,是和尚出面挽救。临别之时和尚与父子三人言道,此去京师,遇早逢三则吉,此乃朱紫。
当下欧阳发又引章越见了苏洵。
章越失声道:“本来小苏……”
两个儿子中了进士,苏洵喜极而泣赋诗一首‘莫道落第易,老夫如登天,莫道落第难,小儿如拾芥。’
兄弟二人都是幼年落第,宗子苏轼才华纵横,连欧阳修都对别人夸奖,三十年后没人晓得老夫的文章,只晓得苏轼的了。
欧阳修笑道:“明允多考量一二。”
苏洵来京后见了韩琦与欧阳修两位父子三人宦途上的朱紫。
辙为车之轮印,参与了事情但将来事情办不好,也不怪不到本身的头上。
苏洵闻言目光一凝,他此番本想让欧阳修给二子安排宦途的,没推测欧阳修却鼓励苏轼,苏辙两兄弟去考制科。
章越在旁听了心道,好么,三苏一起见了。
厥后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也娶了曾巩的mm……
欧阳发兄弟都是笑过,他们不知苏辙他们一家从眉州进京时,半道遇一和尚。
“至于辙也,天下之车无不由车辙而行,但论车行之功,辙从不与此中。将来纵是车毁马亡,也不非难至车辙上。如此车辙于祸福之间,虽无功但亦不为过也。”
章越道:“二姨,那日我在古灵先生府上见过惇哥儿,他言道他就是看不起哥哥与我,嫌咱家这浅水之地,怎可养得蛟龙。故而他才言人生在该抛即抛,不必沉沦便是,他说得当然有事理,但是我就被他丢下的。”
这首诗蛮‘凡尔赛’的。
说到这里,杨氏鼓励言道。
欧阳发,章越听着苏轼讲一行人乘舟势如奔马的狂浪中随流急下之气象,不由心潮彭湃。
除了章越是他们门生,最重如果章越出自浦城章氏。
苏辙与兄长都颇信佛老鬼神之说。但是他并没有透露,而是冷静察看着章越。
至于章越则松一口气,万一人家问一句,你安知老夫自号老泉?那当如何?
苏轼闻言朗声大笑,苏辙则为兄长擦了一把汗,初度见面就如此,幸亏章度之没回绝。
章越跟着世人一并来至正堂。
章越看向门外,却见一名身着淡青色衫子的男人步来。
这时门外也停了数辆车马,章越知有客来此,门子正与几名来客的仆人说话。
不得不说,父子三人……
苏轼苏辙在嘉佑二年考中了进士,不过还未授官,至于二人的父亲苏洵至今也没考中进士。
章越突想起苏轼那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平生。惟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次子苏辙才华虽稍逊之,但慎重慎言。
然苏洵没推测,这时欧阳修与韩琦之间因榷茶之事在朝堂上有些定见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