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师兄弟[第3页/共4页]
程度差的只能照搬前人注释,达者便可教前人是如何来注释经义,最短长则是‘以我为标准’。
章越明白过来,才想得昨日午后郭学究失落了大半日,本来是跋山渡水去了县城一趟。这一来回就是大半日的工夫。读书之难莫过如此。
“师兄真没有事吗?“
从唐朝五经,再到宋朝的九经,最后南宋十三经。
苗三娘笑道:“如果师兄喜好,明日我再给你们带!”
古文经学重视训诂,如果寻求经籍的原意,孔子有句话是述而不作。
别人东西哪有那么好吃,是要支出一订代价的,但若苗三娘肯日日桂花茶,白煮鸡蛋,那么章越必定是来者不拒,来多少吃多少……不,是问多少题,答多少题。
“穷措大,休想!”浑家的河东狮吼直入郭学究耳里。
但训诂之学凹凸很短长。
郭林一愣问道:“你安知我有事要与你分辩?”
想到这里,章越明白确切是本身错了。既是错了就要认!
而对经义的训诂。而训诂之学在汉朝时这是儒生能够专研一辈子的学问。
考官从四书五经随便拿出一句话来,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考生要仿贤人语气立言,将这句话以破题至束股八个段落写一篇文章。而考生写八股文参考的就是以朱子之作《四书章句集注》。
章越俄然想起上一世刚毕业时,刚进单位向老员工就教,他们有的理有的不睬。
《尔雅》是经吗?与《论语》和《孝经》一样,不是又是。
读汉书传记时,能够看到比如班固等名臣上面都有一段记录,言他幼年读书时‘不为章句,通训诂罢了’。
但见郭学究言道:“尔雅非经,倒是六籍之户牅,学者之枢路。你如成心训诂,则《尔雅》,《说文解字》为必学之道。”
《尔雅》?
章越此时正在写一百个永字,郭林坐立一阵,然后章越面前走来走去。
也就是前人注释都不对,我才是精确的。
今文经学重视章句,则是从孔子注春秋时,以微言大义令乱臣贼子惧。他们以为春秋经义上每一句话都有表达的内容,内涵的意义,他们将内涵意义停止阐发,实在就是托古言志。
大要了解训诂解释字意词意,章句则是句意。
五代时蜀主孟昶石刻“十一经”,把“十二经”中的《孝经》和《尔雅》去掉,而代之以《孟子》。
“再等半晌!”
章越觉得郭学究下一步会教本身《书》,《易》等五经之一,没推测教得倒是《尔雅》。
章越不知不觉已体味了一遍,经义的生长史。
比如汉朝时诗经鲁,齐,家三家作注,后又有毛诗。待东汉大儒郑玄为毛诗作笺后,天下读书人都改学毛诗,乃至于另三家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