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那人是谁[第3页/共4页]
又一人道:“我倒感觉不必然是汴京,正所谓语以复义为高,屈原以美人来喻君王。此诗间的那人一定不是代指陛下,乃至于天下。”
天井里高挂着诗词牌尽是写满了,留下了文人骚人的笔迹,唯独一面还是空悬,静待来者。
樊楼仍旧喧闹,人声鼎沸。
梅尧臣已经是转过身来,旁人也是听去,这一句听来已是如此恢弘大气。
“也是,我看上面是没有佳作了,梅公还请你结论吧!”
婢女尽力隧道:“念太快了,我记不太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上半阙真是好啊!梅公!”那老者有几分冲动失态。
世人都看向梅尧臣请他来作这最后的裁断。
“呵呵,但能得梅公这一语,此子今后也是了得了。”
“青玉案?”
竟然以青玉案为词牌名来写淫诗艳词?
元夕夜的风景,世人都是见过,在这一句中都是道尽。
另一人道:“上半阙写得是好,但调子起得太高了,下半阙若无佳句联之,怕是要虎头蛇尾。”
一旁工致的歌妓传闻是青玉案的词牌名已是在心底酝酿着那脍炙人丁的唱曲了。
无庸置疑的是,仅这上半阙已将在场合有人都给镇住了。
何七强笑道:“是。”
一人看了诗词落款道:“是浦城章度之。”
韩忠彦拍了拍何七的肩膀言道:“若我是何兄,将抢先看一眼,然后涂改成本身名字窃词自用,今后仅凭这首青玉案之作,便能够用一辈子了。”
韩忠彦念此微微一顿:“……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浦城章三。”
对方也是诗坛宿老顺手展卷念至:“东风夜放花千树……好词,这是何人所写?更吹落,星如雨……好,好,好!梅公你看……”
“你看。”
“且听之……”
梅尧臣沉吟道:“我也不好说,我倒感觉此美人指得是汴都城,上半阙繁华似锦,下半阙看似写看灯的女子,实在究其意象之推去,好似一个褪去盛饰艳抹的女子,只是在平常之间方是真味。”
何七神采一僵,他绞尽脑汁地问道:“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人是谁?”
梅尧臣道:“替我念一念。”
旁人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是化用‘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么。”
找死!
“念来!”
“也是无妨听一听。”
梅公朝桌上厚厚一叠元夕词道:“这些元夕词虽已是佳品,但要能破陈出新,不是没有,只是你我怕是见不到了。”
此人问了一句,却无人理睬。
何七见韩忠彦为章越出头,心底大恨。
一名年青人向一名老者就教道:“梅公,一夜尽是元夕词,不免元夕词至此有几次陈腐之感。我等写得再多,怕也是可有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