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7章 大战准备[第5页/共6页]
苏长宁惊奇:“此话当真?”
站在卢惠密的角度上也能够了解,他在范阳运营多年,早就拥兵自重,如何会舍得将这支人马去送命,如果火线战事得胜,锦上添花天然好说,雪中送炭倒是门都没用。
府兵制说的好听,出为兵,入为民,藏兵于兵。但实际上是强加在农户身上的兵役。
“这……”
“恰是。”
实在兵农合一的兵制并不是谢傅头一个想出来来,源起北魏因循至今的府兵制不恰是如此。
苏长宁应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两位节度使毕竟统兵多年,这些年也鲜少让天子挂忧,大小事件一手定夺,君命不达,这一点陛下倒无需过分担忧。”
“淮南道节度使谢傅。”
“好!好!好!”苏长宁连说三个好字,作为一名文人,一名文官,一时之间也有为将为士的热血沸腾。
落空城关,进入平原阔地,面对北狄、西戎最勇猛善战的铁骑,这场仗更没法打。
苏长宁楞了一下:“既无一兵,陆大人该不会是想让那些捕快官差上火线打战吧。”
西戎雄师与北狄雄师汇合以后,
其他王府不敢冒进,加上与西戎雄师苦战数月,损兵折将,只得先做调剂,再图筹算。
秦楚裳道:“苏长宁,朕不在长安,大小国事和军需后勤就靠你和萧作愧。”
苏长宁说着将天下兵马如数家珍点了出来,然后问道:“陆大人,你说除了范阳军,另有那支兵马可用?”
又等了半个多月,苏长宁收到卢惠密手札,以在广宽地带与北狄军作战需求良驹重甲为名,向苏长宁索要军资,归正就是以各种名义为借口,迟迟不肯意出兵河东。
“陆大人,那粮草设备是否完善?”兵戈哪能贫乏这两样。
苏长宁将萧作愧已经从京师重地抽出一半兵力筹办北援,卢惠密却接连两次对付,还棍骗了他粮饷物质的过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成果就是卢惠密靠不住,就算终究肯出兵,也会怠战不肯真正着力。
苏长宁现现在是尚书令,每日操心国事,一听便明白其中奇妙,欣喜说道:“太妙了,只要天赋才气想出这类绝妙的行动,一解军赋重担,让兵士自给自足。二来农户轻赋,民富国强。三来又随时保存兵力,闲时为农,战时为兵。”
火线战况垂危,苏长宁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这时萧作愧被寺人领了出去:“臣见过陛下。”
再次找到萧作愧,两人筹议对策。
关内道大观国联军西、北、南三面受敌,被困围在中间,至于西南边向陇右军与西戎雄师苦战数月,杨王府与赵王府两部全军淹没,余部也是死伤惨痛,泥菩萨过江本身难保,更别说援助关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