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6章 【螳臂当车】[第1页/共3页]
真可谓是铁面忘我,心狠手辣。
并警告各地士绅,严禁绅衿把持词讼,包办赋税,一经发明,即行严拿,详报以凭,按例别离褫革枷责。
不过以后的几十年,江浙一带的学子就再没有考中过状元,乃至连前三甲都没有。
并且,就项南三年杀十几万赃官的风格,他们也信赖项南不是说说就算了的。他真的有能够停止江浙科考。
而明朝是内阁制,就算是天子也要受内阁的辖制,做不到为所欲为,以是对士子们哭庙这类事,就不能失慎重对待。
随后,锦衣卫批示使哈铭到了江浙,很等闲的就将煽动江浙一带学子罢考的几位学子逮了起来。
但是即便如此,士绅阶层仍然不肯罢休。
但是那些士子们代表的,可不是最底层公众的好处,而是他们士绅阶层的好处。他们并非是为公道发声,而是为本身的好处发声。
傅中堂,你顿时赶去江浙,向公众申明,朕推出三项政策的苦心,不要妄听了小人的煽动,并尽快择期重新补考。
项南闻听,勃然大怒。
经此一事以后,江浙一带再无哭庙之事。
而颠末这些风波以后,“摊丁入亩”、“耗羡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三项政策也得以顺利推行。固然另有很多阻力,但总返来讲,仍挡不住浩大的局势。
以是没几个朝臣敢跳出来反对的。
“是朕寒了天下士子之心,还是天下士子寒了朕的心。”项南呵叱道,“他们一个个锦衣华服,珍羞甘旨,家有良田,厩有肥马,光考上个举子,投献之人就踏破门槛,当朕不晓得么?
他们竟然还不满足,对朝廷毫无戴德之心,对百姓毫无怜悯之心。如许的学子就算考中进士,当了官,也不过是个祸国殃民的赃官罢了。”
生前贵已经保不住了,如果连身后荣也没了,那这一辈子不就白活了么。
倒是江浙有一帮士绅、学子跑去孔庙哭庙,想要天子收回成命,以为不该违背祖制,对天下读书人如此刻薄寡恩。
带头煽动罢考的几位学子全数处决,并且地点就在科考的贡院以外,以儆效尤。放纵、支撑罢考的官员,全数撤职,放逐塞外,永不叙用。
而人生一世,要么求生前贵,要么求身后荣。
是以项南也有样学样,直接命锦衣卫将带头哭庙之人捆绑法场,开刀问斩,一时候人头滚滚,吓住很多人。
明朝末年,朝廷之以是缺钱,税收收不上来,就跟哭庙很有干系。因为江浙一带的士子,动不动就哭庙,搞得本地的税官头疼不已。
这两道旨意,完整抹去了明朝读书人和士绅的面子和特权,让他们今后以后老诚恳实的做个顺民,休想再兴风作浪,搞风搞雨。
朝臣们也趁机又上奏折,但愿项南收回旨意,不要寒了天下士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