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发财大计】[第2页/共3页]
再加上九二年上半年,股市暴涨。一元发行价的原始股,涨到二三十元,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是以,本来不屑一顾的认购证顿时就成了香饽饽。最高的时候,一本的代价就炒到一万元以上,翻了三百多倍。
工野生资涨了六倍,作家稿酬才涨了三倍,很较着标准偏低。
而跟着股市的疯涨,到九二年初时,项南的身家已经涨到四十万。
而港台西欧文明的侵入,也使得人们的攀比之心,越来越激烈。人们已经不再满足吃喝温饱,而遍及寻求更高的享用。
不过,眼看着股价一天比一天高,水花的担忧就变成了欣喜。
……
“沪江要推股票认购证咧,额感觉是个发财的机遇。”项南笑道,“走吧,我们畴昔看看。趁便你也开开眼界,看看真正多数会的人,到底是如何穿戴打扮的。也晓得我们银川将来风行甚么。”
水花儿固然表态支撑他,信赖他,但自从项南买了股票后,她就开端每天看报纸财经版。
项南晓得,她实在内心还是担忧的,惊骇投资得胜。
“这才哪到哪儿啊。总要赚一千万才够。”项南策画着道。
项南跟水花回到银川后,水花持续运营本身的打扮店,项南则一边写文章,一边揣摩着多赚点钱。
项南两篇文章卖一万,看起来多,但间隔过上好日子,还差得很远。更别说要帮金滩村的村民共同致富了。
水花来银川后每天看报纸,倒是晓得股市现在很火,并且也晓得股市有风险。
一来,稿酬标准偏低。八零年代,稿酬标准是千字三元到十元;九零年代,稿酬标准是千字十元到四十元。
“无缘无端的,去沪江干啥?”水花很惊奇道。
“一千万?!”水花吓了一跳,想都没敢想过,会有那么多钱。
也是以,停止到年底时,项南单靠写文,已经赚了近二十万元。这些钱都被他连续投入股市。
随后他坐火车去了长安,买了股票。九一年,股市上也没有几只股票,并且都成一边倒的疯涨之势,以是底子不消挑,只只都是妖股。
家具、家电、摩托车、小轿车……慢慢走进千家万户,而这些可就不是块八毛的事了。一台日产的电视机就要七八千元,一台春兰空调就要五千多元,一辆摩托车也要一万多……
他跟水花说了要买股票的事,不筹办瞒她。
是以一年一熟不足,一年两熟不敷。七月份如果再不种地,那再过一个月,到玄月份的时候,气温最高只要二十五度,最低乃至到十度,种甚么都长不了了。
项南来时查过质料,晓得九一年六月到九二年蒲月,恰是本地股市的第一波牛市。指数从一百一十五点,一年以内冲到了一千四百二十九点,翻了十二倍。这是本地股市最早的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