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政事堂里交锋[第1页/共3页]
谁知现在李二陛下当真是出离气愤了,嘲笑一声,说道:“杀鸡焉用牛刀?这类事情让房俊去做就行了,何必辅机亲身出马?那是高看了高句丽一群跳梁小丑!并且提及措置这类事情,还是房俊更在行一些。”
房俊听的有些懵……
韦家属长韦元通的叔叔,韦家老一辈硕果仅存的人物!
但是纵观贞观一朝,这类权力及至李二陛下殡天,亦未曾收回……
想到此处,李二陛下点头道:“人才的培养需求时候和精力,绝非一蹴而就。辅机这个发起甚好,现在就将有潜力的官员和有资格的官员简拔进入政事堂,以老带新、经心培养,这才是帝国持续之道。二位如何对待此事?”
按说李二陛下必定应允。
房玄龄和岑文本悄悄叫苦。
但是李二陛下精擅机谋之策,深谙均衡之道。政事堂现现在实际上共有三位宰辅在朝,而这三人在之间房玄龄与岑文本较着联手抵抗长孙无忌,只是长孙无忌孤掌难鸣,毫无作为。
长孙无忌面无神采,心中却不免失落……
你说你本身被房玄龄和岑文本联手压抑也就罢了,毕竟李二陛下现在摆明车马要压抑关陇个人,必定是站在房玄龄、岑文本那一边。但是连韦家的元老韦照善都护不住,这就有点过分了吧?
压抑关陇个人是一方面,但是亦可看出本身在陛下心中的职位是愈发的不堪……
大唐要对高句丽动兵,粮草囤积兵马调拨这是瞒不住人的,固然未曾有明令公布,但是高句丽岂能全无发觉?这个时候节点上,高句丽还是遣使前来大唐要求册封,如何能够不是别有深意?
长孙无忌当真凶险,先以培养皇子作为切入点,然后引申到培养年青官员之上,名义上是为帝国培养人才,本色倒是分化政事堂的权力,只要人数增加,天然会有人倒向长孙无忌,这边加强了长孙无忌的话语权。
并且房玄龄、岑文本的联归并不是固若金汤,一旦有朝一日这两人亦分道扬镳,政事堂岂不是三分天下、毫无主次?更加担忧的是,一旦关陇个人被打压抑服,房玄龄所代表的勋贵个人、岑文本背后的权势会不会取关陇个人而代之?
李二陛下顿时大怒:“竟然是高句丽使团暗中动手?的确岂有此理!不但仅勇于肇事刺杀朝廷重臣,过后竟然还敢栽赃谗谄皇家外戚,真当我大唐虎贲不能东顾否?”
大唐国策规定,政事堂集会是常设的,是帮手天子统治天下的最高议事机构。政事堂并无决策之权,但是李二陛下坚信诸位宰辅之才气,亦对这些跟从他交战天下劳心劳力的宰辅极其尊敬,故此普通环境之下政事堂集会的成果李二陛下并不会辩驳,便是帝国最高之决策。
自家这个兔崽子,真是有够丢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