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6章 房玄龄是个好同志[第3页/共3页]
说白了,大唐只要钱,不要地盘……
李二陛下顿时大喜!
房玄龄沉吟不语。
也恰是是以,他才踌躇不决。
是以,大唐之声望愈发显赫,天下诸国莫不竟从。
固然这事儿成不成的尚未可知,但是房玄龄这般知心的表示令天子龙颜大悦,当即筹措着筹办炊事,留下房玄龄用膳。
身为帝王,如果天下事皆可一言而决,看似威风八面手指乾坤,实则如果稍有失误,便将会给帝国带来不成挽回之影响。政事堂的廷议轨制当然限定了君权的为所欲为,但是在各位宰辅以及其背后权势的比赛之下产生的决定,却常常是最稳妥不过的。
李二陛下何尝不明白这一点?
现在繁华鼎盛之时势得来何之不易,他又怎敢冒险将之断送?
这就算是认同了天子的企图。
房俊在林邑国之行动,已然获得政事堂诸位宰辅的分歧认同,大唐只需以武力使得各个番邦臣服,奉大唐为宗主,而后在番邦各地设置周转之租界,用以运转货殖,为大唐带回海量的财产便可。
普通环境下,这是定然没法通过的。
这并非便是否定那些世家门阀出身的人,而是不管谁处于那等环境之下,只怕都难以独善其身。
他不由为这位天子陛下的大志壮志担忧起来,现现在大唐周边诸国固然尽皆臣服,但也只是凭借罢了,若想于其地册封建国,必定要把握其地之主权,不然王位如同废纸一张,有何意义?
房玄龄愁闷不已,耷拉着眼皮闷闷的吃酒,不理睬天子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既有一颗忠君唯上之心,又有勤于王事立品守正之责,此等良臣,古今罕见!
那就必定要这些国度尽皆毁灭,归入大唐之版图才成……
那么眼下之大好局面必将功亏一篑……
大唐对于地盘实在并无多少贪欲,泥土肥饶的两湖尚未开辟,雨水充分的岭南人迹罕至,就连河北之地亦因为比年战乱而导致火食希少,大片大片的地盘还在荒凉着。
他本身亦是世家门阀出身,对于世家门阀表面光风霁月内里龌蹉鄙陋,实在是知之甚详、感悟颇深!
齐州房氏算不得门阀,但勉强亦能算作世家,明里暗里与其他顶级的门阀实则并无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