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8章 真相在历史的背后[第3页/共3页]
似魏徵、于志宁那般高官显爵却还是贫寒、不喜物欲,实在难能宝贵,但是岂能以他们的标准去要责备国人?
汗青老是如许,本相常常掩蔽在灰尘当中,却将它的后背示于人前,令你彷徨无措、真假难辨。
自古以来,许敬宗最首要的一条罪行,便是窜改汗青。
封德彝因为和他有小我恩仇,许敬宗公报私仇,在写汗青时,“盛加其罪过”;钱九陇本是皇家仆从出身,许敬宗因为和他结为后代亲家,便在史乘中蓄意拔高,说他是门阀出身,尉迟敬德也因和许家有姻亲干系,被坦白罪过;李二陛下赐《威凤赋》给长孙无忌,许敬宗改成赐尉迟敬德;白州人庞孝泰,被高句丽打败,因为给了许敬宗钱,却在史乘中说“汉将骁健者,唯苏定方与庞孝泰耳,曹继叔、刘伯英皆出其下”……
尤其首要的是,史乘编辑完成以后,李二陛下、李治两代君王尽皆朗读,并且都表示对劲,乃至嘉奖犒赏许敬宗……
对于这些有过之人,官方编修的史乘当然要对他们加以贬低,这是政治基调,谁敢改弦易辙?
至于褚遂良……除却一手好字以外,品德也实在是堪忧。
敲了敲桌子,制止两人的争论,房俊拈着茶杯说道:“二位,眼下书院开学期近,至于门生之人选,可否另有商讨之处?”
房俊说道:“本官此前之行动,未免有些意气用事,也害得褚司业难堪,难以向身后那些拜托之人交代。以是本官前思后想,感觉还是该当叨教一番陛下,书院如何招生,还是要由陛下决计才好。”
都是如何说的呢?
就比如在后代,党史研讨室请你去编写党史,莫非长征、抗日的汗青任你随便阐扬?
……
面前这个本身的顶头下属就是房家次子,更是夙来以“纨绔”、“棒棰”而闻名天下。
许敬宗参与编撰的史乘,是大唐官方编撰的野史,非是小我着作,一起参与编撰的大儒不成计数,许敬宗只不过是因为天子的信赖以及小我的文学涵养忝为带领,统统人都对史乘是否完美负有任务,这些人个个都是一方大儒,岂能任由某小我一手遮天、肆意窜改?
……
这会儿怎地又主动提出人选可有商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