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2211章 军政分离(上)

第2211章 军政分离(上)[第3页/共3页]

娘咧!

岂有此理!

他明白李绩的话语,不管如何,东征都必须排在统统的前头,谁也不能禁止,不然李二陛下就绝对不能答允。

李孝恭与房俊订交最厚,天然不肯意房俊因为此事顶撞陛下,拥戴道:“太子所言甚是,国事严峻,务必谨慎,应有主次侧重。”

一旁的太子头顶冒汗,心说这个棒棰当真是作死,非得要再父皇的兴头上浇一盆水不成?

实际上,隋炀帝的确放弃了攻打高句丽,及时班师回朝。

“喏!”

他们这些人是永久也没法进入到政事堂以内担负宰辅的,不能进入大唐最高权力当中枢,对于政治生涯来讲不免留有一丝遗憾,而现在,房俊的这个发起几近就是送他们进入大堂政治中枢的最好良机!

沉默了一会儿,房俊道:“是微臣忽视了。”

大殿之上顿时一片歌功颂德,氛围热烈。

房俊道:“形成这统统的启事,便在于批示体系的失灵。隋炀帝身在军中,即使战神附体,亦难以得窥战役情势之全貌,顾此失彼,恰是该当。而他身在辽东,海内情势稍稍有变,旁人不敢亦无权及时做出定夺,导致措置迟延,终究情势腐败,一发而不成清算。”

这话说得很有事理,但是在场之人谁都明白此中的事理。

房俊脑筋里构造着说辞,缓缓说道:“东征乃是国策,举国高低尽皆承认,必然要集结天下之力,一战而定。不过前隋殷鉴未远,百万雄师挞伐高句丽却铩羽而归,不成不鉴戒。前隋失利的最首要启事,便是后勤辎重粮秣的补给未能及时送到火线,导致军心涣散,战力不敷。并且其超越百万的雄师横陈在辽东边疆,有的军队势如破竹,有的军队停顿不力,乃至有的军队遭受败仗……相互之间贫乏同一的批示,即使隋炀帝再是贤明神武,亦很难通过一己之力通盘只会百余万雄师的攻守策应。”

这但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李绩一张扑克脸没甚么神采,却还是看着房俊说道:“二郎,慎言!”

但是你这个时候说这等话,是讽刺陛下与隋炀帝普通好大喜功,会重蹈隋炀帝的复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