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2924章 仁义之君(下)

第2924章 仁义之君(下)[第3页/共3页]

李承乾收归目光,回过甚来,看着面前的房俊,眼睛里亮晶晶一片:“但是,孤也并非无所寻求,只晓得随波逐流、随遇而安!这世上的人千千万万,各有本性,不一而足。而那些个受万民之推戴,能够名看重史的人莫非都是心狠手辣刚毅勇敢之辈?一定如此。”

没有谁是惊才绝艳、无所不能。关头在于要有自知之明,看清本身的才气,找准本身的定位,在本身善于的范畴以内充分阐扬本身之上风,方能够建功立业,实现本身的人生代价。

“孤有自知之明,绝非父皇那样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孤不但才略不敷,并且心软柔嫩,又如何能如秦皇汉祖那般杀伐定夺、功盖千秋呢?”

由“仁”引申到是“恕”,子贡问:“有一言能够毕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也曾说:“夫子之道,忠恕罢了矣。”“恕”即为仁爱,推己及人,推己及物,宽大,谅解,气度如海纳百川。

*****

喜好天唐斑斓请大师保藏:天唐斑斓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房俊想了想,道:“各有千秋吧。”

窗外风雨渐稠,水气清冷。

从入夜的时候开端,荆王李元景便在后宅当中如坐针毡,热锅上的蚂蚁普通团团乱转。

李承乾笑道:“能比高祖天子晋阳起兵、定鼎大唐基业,能比父皇逆而篡夺、初创贞观乱世更难?”

只可惜,汗青没有如果……

李承乾淡然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故意人。”

便将壶中水倒掉,重新沏了一壶茶,给两人面前的茶杯沾满茶水,然后本身拈起一杯,呷了一口,干脆从跪坐改成盘膝,一副饶有兴趣、洗耳恭听的模样。

这一点,李承乾做得还算不错。

他说本身将孟子之言奉为圭臬,但是“仁恕之道”倒是孔子的代价观。

以是说,时势造豪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