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2992章 战局拖延

第2992章 战局拖延[第2页/共3页]

长孙无忌一脸感激涕零,垂泪道:“陛下宽宏,老臣何幸也?只是以往老臣身不由主,不得不顾忌身边诸人之哀告,毕竟若没有他们当初大力搀扶,那里有老臣之本日?不过眼下老臣垂垂年老,子孙又逐步残落,实在是故意有力,也不会再去管他们的事情。”

李二陛下焉能听不出他言语当中未尽之意?面色微沉,却也并未愤怒,缓缓说道:“当年,你与如晦、玄龄皆为朕之肱骨,如晦天不假年,病重早死,倒是少了几分福分,不过其子嗣朕皆予以重用,也不算孤负如晦的功绩。玄龄激流勇退,现在悠游山林,着书立说含饴弄孙,朕不会虐待他的儿子。唯有辅机你有些亏钱朕呐,朕待你比之如晦、玄龄更加靠近,下嫁于你家的公主亦是朕的嫡长女、心头肉,成果呢?唉!造化弄人,旧事不提也罢。朕乃怀旧之人,辅机的儿子们朕亦会关照,生生世世,与国同休。”

不过他晓得李二陛下的脾气,如果低头服软,这位必然念着几分旧情,可如果一味的据理力图,那绝对不会有甚么好了局。

他瞋目圆瞪,慷慨激昂。

当年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乃至诛除宗室亲族不知凡几,但是李二陛下始终以为当时不过是自保之道。皇权争夺,送来容不下温情脉脉,毕竟这等天下至尊的权力掺杂了太多的纠葛,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你可曾将朕这个天子放在眼中?!

……

哪有甚么仁义品德?

成王败寇罢了,何曾与品德沾上一点干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史公之言,实是勘破世情,一语道出人间真谛。

可这就申明您是个仁慈之人了?并不见得,只不过是具有了天下至尊的权力,考虑的便是身后之命罢了。当年您杀兄弑弟抢来了这份家业,现在不肯再背负搏斗功臣的骂名,仅此罢了。

这得死多少人?

持续数日大雨,导致衍水暴涨,河水已经漫上河堤。所幸衍水河道低洼,两侧的河岸都高出河堤一截儿,这才没有导致唐军大营被河水倒灌的伤害。

安市城城高墙厚、背背景岭,城内有守军超越二十万人,守将更是高惠真如许的一代名将,兵源充沛、辎重便当,想要将其攻破就只能用性命去填。

一旦大营被淹,全部营地泡在河水里,不但使得兵卒轻易抱病,更首要会眼中影响军心士气。

……

李二陛下自夸杀伐定夺,却毫不承认本身是个嗜杀之人。

但是大雨导致火药派不上用处,想要攻城就得依托兵卒强攻。

可如果持续迟延下去,大雨不止何日停歇,越是担搁,战局就越是对大唐倒霉,万一入冬之前未能攻陷平穰城,岂不是要重蹈当年隋炀帝之复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