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3313章 人心凉薄

第3313章 人心凉薄[第1页/共3页]

翻开七星门,驱逐唐军入城,即便再是仇视长孙家之人,也不得不以为此乃东征第一功!

一旦安西军败北,阿拉伯人直抵玉门关,届时势必影响全部长安,一场动乱几近不成制止。

现在长安城内有一股浓浓的危急,仿佛跟着大斗拔谷、阿拉沟两场大胜,以及房俊到达弓月城以后的大捷,全部西域的伤害已然完整消弭,大师都忘了即便屡遭挫败,但是退守天山脚下的阿拉伯人还是有十余万雄师,兵力足足是唐军的靠近三倍……

需求的时候,他必须给太子提个醒儿,可不能因为有些人妒忌房俊的功劳,用心怠慢安西军、右屯卫的辎重补给、兵卒援助,便下认识的觉得西域当真已经高枕无忧。

一向默不吭声的马周俄然道:“先前西域传回战报,说是越国公到达弓月城之时,便共同安西军突袭阿拉伯人大营,获得一场大捷,现在阿拉伯人已经畏缩在天山脚下,乘机反击。但是局势当然可喜,可安西军与右屯卫加在一起亦不过五六万兵马,阿拉伯人蒙受重创剩下的可用之兵也足有十余万,两边兵力对比差异。殿下,还是该当征调兵马,驰援西域为好,不然弓月城稍有闪失,全部西域便要落入阿拉伯人之手,再想夺返来,必将难如登天,且对长安局势亦会形成极大之打击,不成不防。”

自陛下御驾亲征,长安城内便开端潜流涌动,一股危急在深处酝酿,谁也不知可否在某一刻蓦地发作,使得关中颠覆、天下震惊、社稷飘摇。

所谓的“众望所归”一定如萧瑀说的那么短长,反倒是深受兄弟压迫之程度,古往今来的太子,能够及得上他的没几个。

到时候这些人大略会说甚么“人在宦海,身不由主,只能趋利避害”之类的言语,以此粉饰其内心之凉薄无德。

正如萧瑀言语当中的意义,不管李二陛下对于李承乾如何抉剔,都没法变动李承乾“嫡宗子”的身份。中原自古以来便是宗祧秉承,嫡宗子天然具有顺位担当权,谁如果想要颠覆这个轨制,必定激发朝野高低的非议,乃至直接摆荡帝国根底。

不然当初长孙冲犯下谋逆大罪,陛下岂会只是颁布一道海捕公文便草草了事?

他看了萧瑀一眼,道:“西域战局,不容有失。安西军与右屯卫的粮秣辎重、兵员弥补,还需宋国公多多操心才是。父皇御驾亲征辽东,即将大胜而回,孤身负监国之责,总不能在父皇回京以后奉告他西域沦亡、阿拉伯人已经直抵玉门关下吧?如果那般,孤惭愧无地,无颜见人。”

这话算不上恭维阿谀。

李二陛下与文德皇后少年伉俪,豪情甚笃,世人犹记恰当初文德皇后殡天之时,陛下是多么伤痛欲绝、失魂落魄。而文德皇后之贤惠,亦早已传遍天下,当得起一句“贤后”之称呼,深受天下钦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