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4章 利弊取舍[第1页/共4页]
归正江南士族进入中枢已经不成反对,又何必锋芒毕露,成为众矢之的?
说到底,太子占有着大义名分,身边既有萧瑀、岑文本那等老成之臣,又有房俊、马周那些后起之秀,将来出息不成限量,李积当然因眼下之局势占有主导,但将来极有能够被太子死死压抑。
长孙无忌点头道:“也好,此番构和不会一蹴而就,大略还是要多番磨合,东宫与李积之间相互摸索、各自争夺,而后相互让步,总要谈个三五次才气有一个大抵的端倪,你只需静观其变便可。”
阴云轻风,山青如黛。
宇文士及沉默。
书斋内沉默半晌,山风自窗户吹入,一片清冷。
他现在是东征雄师的前锋,麾下左武卫兵强马壮,威压东宫六率、右屯卫,关陇军队更是不在话下,他只要遵循李积的意义表达态度,不管多么客气,实则就是在警告关中各方权势——谁不听话,就打谁。
自隋以来,佛教于关中地区敏捷生长,信徒增加、寺院无数,不但长安城内多处里坊皆建有梵刹,城外各处风景恼人、风水形胜之初亦是多不堪数,只不过终南山作为道门之福地,道观俯拾皆是,梵刹却没有几座。
李积的态度大略已经明朗,挟局势以打劫朝政罢了,不过因为关陇门阀未能复获得兵变之胜利废黜太子,以是李积另立储君的策画落空,到手的好处大打扣头。但程咬金的态度却不明,其人对于李积的号令会顺从几分有待商讨,万一长孙无忌冒然出面被程咬金扣押,对于关陇来讲将会是完整的灾害,再无翻身之机。
世人皆沉默,细心考虑此中之利弊得失。
……
政治之本意在于让步,但每一小我都是有血有肉,自有爱恨情仇,利弊得失之下予以让步乃是必定,可心中又岂能没有愤懑?
眼下李积挟雄师以雷霆之势返回长安,即便是东宫也不得不暂避其锋,予以让步,这是究竟。但东宫必然要以倔强之姿势给关陇门阀庞大压力,而后才略微松口,而不是让关陇门阀以为“活命之恩”乃是李积所赐赉。
李承乾见到房俊坐在中间慢条斯理的呷着茶水,半点定见也未曾颁发,遂笑问道:“二郎有何高见?”
他此番主动要求代表太子与李积、关陇两方构和,天然是想要将主动权操之于手,为江南士族争夺更多的好处,但如果是以引发东宫内部各方派系之顾忌、不满,他决定当即罢休,不该将这类冲突减轻。
摆布逢源的能够底子不存在,要么凭借东宫成为太子稳固朝政的马前卒,要么归顺李积成为其对抗山东、江南两地门阀的刀子,别无他途……
宇文士及端起茶杯,感喟道:“不过是东宫、李积择选其一予以凭借罢了,那里另有甚么应对之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