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4章 文化攻略[第1页/共4页]
至于其领地当然气候温热、水量充分,但到处未曾开垦,烟瘴各处蛇虫横行,那是人能待的处所?白给都不要……
只不过太子此番入驻大慈恩寺,正巧躲过了眼下朝中诽谤魏王的风潮,使得他本来料想的“一箭双雕”顿时受挫,只能打击魏王,而不能嫁祸太子,未免令人绝望。
当时另有人讽刺这个棒棰钱多的花不完,为了拍陛下的马屁硬生生弄出一个“皇家海军”,迟早有一天烧光他的金山银山……
他汗颜道:“老臣痴顽,还请陛下解惑。”
当然,私底下是否掺合,天知地知……
“两洋之蛮夷,皆化外之民,不识礼节、不知忠义,似禽兽也。若以中原之文明施以教诲,助其开启民智,则其民皆知孔孟,中原礼节于其血脉当中代代传承、永无断续,滋长出文明之认同,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其国虽不属大唐之地, 其民却皆我中原之民。”
再想想房俊刚过弱冠之年的年纪,这是多么的惊才绝艳……
不过他能必定即便将此事放在政事堂,也不会有大臣就此颁发甚么定见,谁敢出这个风头,谁就得面对别的一派乃至两派的群起而攻之……
再者,当两洋诸国皆说汉话、写汉字、学儒典,又何分中外?
“……三代以后, 大家皆言汉话,大家皆些汉字,则四海以内何分华夷?此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但与此同时,献上此策的房俊也必将功盖千秋、名垂千古,这让萧瑀内心不免有些泛酸,既是恋慕又是妒忌……不过想到这厮现在被陛下打压,将来前程也并不敞亮,这才略微好受了一些。
在他看来,大唐过本身的日子就好,何必理睬那些番邦小国的要求?
特别自汉今后,独尊儒术,孔、孟二圣所构建的儒学体系得以颁行天下, 愈发加强文明之一统,赐与中原子民一道由内而外的坚毅壁垒!
李二陛下有些不满:“你是两朝老臣,更是国之栋梁,朕有诸多国事要扣问于你,怎能这般思虑呆滞、不思进取?”
非是萧瑀自命狷介,古往今来何曾有中原王朝正眼看过东洋、南洋那些个番邦蛮夷?王朝昌隆之时,讲究一个“四方来贺”,那些小国、土着算是一份妆点乱世的脂粉,派一教唆团入京,献上一些土产贺仪,称道一番天朝上国威服天下、泽被四方,满足王朝高低的虚荣心,而后支付一份远胜贺仪十倍、百倍的犒赏兴高采烈的返回……
大慈恩寺内,太子车驾辚辚而入,在主持玄奘的伴随之下入驻后院的精舍禅房。
萧瑀满腹猜疑,展开奏疏, 一目十行的看完,凝眉深思,深受震惊。
开宗明义,点了然中原传承不断之本源。正因为诸子学说修建而成的中原文明,代代传承不断,才使得炎黄血脉连绵至今。不分大江南北,同源同种的文明传承促使华麻充满了极强的向心力、凝集力, 面对外埠入侵之时能发作出极强的力量,驱除鞑虏、保护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