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7章 背叛[第2页/共4页]
但是境遇却各自分歧。
宗子于立政排闼而入,躬身轻声道:“父亲,宋国公车驾到达后院门,说有要事求见父亲。”
前隋旧事不远,杨坚便是以权臣之身份欺负北周的孤儿寡母取而代之,李二陛下岂能记不住?
毕竟任何一项国策之实施都逃不过言论的导向,“架空异己”乃是必定,想要实施新政,必须将先帝旧政冠以弊端之名,予以拔除。
于氏一族乃鲜卑大姓,祖上北周太师于谨,煌煌显赫,关陇中坚。他本人初仕隋朝,不过一戋戋县令,未能复兴家业,常感念才不遇,常常心中郁结。待到高祖天子晋阳起兵攻入关中,顿时瞻望大有可为,遂至长春宫拜见高祖李渊,被任命为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帮手秦王。
只要洛阳于氏能够背弃太子转投晋王,对于晋王名誉之助力不言而喻,此消彼长,局势愈发对晋王无益。
大丈夫立于人间,有所不为、有所必为,到了如许的职位,又岂能心心念念一家一姓之荣辱休咎,至天下大统于不顾?
大唐立国之时,山东那些大佬被关陇门阀打压、凌辱,不得不灰溜溜躲回家中偃旗息鼓、避其锋芒,以免被关陇门阀趁机斩尽扑灭。现在关陇固然倾颓,但那些大佬也都矜持身份,安稳于家中,并未赶赴长安试图退隐。现在作为江南魁首的萧瑀便是两地门阀于朝中的代言人之一——另一人是英国公李积。
……
于志宁不需求考虑太多,既然萧瑀亲身前来便彰显了晋王的诚意,至于详细的前提自可今后渐渐筹议,以是他很快下定决计。
*****
不过稍许以后,他便点头道:“你亲身去请到书斋来。”
与其放纵权臣使得皇权堕入灭亡之虞,还不如答应门阀重新回归朝堂……
但是那两家正因名声冠绝当世,却也遭到名声所累,不成能等闲放弃东宫、改投门庭。
以是见与不见,于志宁一时候有些踌躇。
于志宁蹙眉深思,手掌下认识的将茶杯攥在手心……
于志宁呷了口茶水,便即看向萧瑀。
这一点,便远远不如房俊……
的确昭然若揭……
于志宁诚意满满,斩钉截铁。
“仲远”是孔颖达的字,以其今时本日之身份职位名誉,即便是平辈当中的佼佼者也不成忽视称呼,现在陆德明随口称之,明显亦是对孔颖达多有不满……
直至被任命为太子左庶子,付与教诲太子之责,这才让他认识到“弯道超车”之捷径,只需兢兢业业帮手太子,待到将来太子即位,本身与洛阳于氏天然一跃成为当世大族,大权在握、权势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