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十五章 国家之念[第1页/共4页]
有些事情是需求本身切身去体味,方能有所感悟,而不是听凭别人灌输。
所谓的“文官政治”,简而言之,便是相权对皇权予以制衡,使得天下至尊的皇权不能尽情妄为,要限定在一个朝野高低答应的法则以内,如此才气不因一人之误,而导致全部国度犯下不成逆转之大错。
但房家现在繁华鼎盛,起码在太子一朝,并不消为了此事担忧。
一番话说得又快又急,情感荡漾,一时候气味不敷,憋得神采血红,神情冲动。
岑文本道:“你也不必如此,毕竟你一向未曾执掌中枢,不能从最高层俯瞰天下,心性不敷,也是普通。但现在既然任职侍中,在宰辅之一,常常遇事便要更多从帝国好处、百姓好处解缆,包涵天下、造福百姓,而不是被一家一姓之私利所困囿,错过这天赐良机,终究遗憾毕生。”
“长辈知错,定那不时检验,不负先生之拜托。”
*****
刘自天然明白如许的事理,只不过仍旧有些忿忿不平:“以太子殿下对于房二之宠任,加上其朝野高低之权势,一旦太子即位,可想而知房二极有能够执掌中枢数十载,堪为一代权臣,吾等皆要被其压抑。”
房玄龄笑呵呵的,脸上每一条皱纹都在阳光下伸展开来,抬手指着周遭连缀盐堆,轻声道:“南海公且看,这一座座盐堆被运往本地,或北上、或南下,将海内的盐价打击得一降再降,便是平常百姓人家,也不再为吃盐而忧愁。而海盐之丰富利润,已经充入国库,支撑着国度策动了一次东征,更能够持续不竭对外洋用兵,保障着一条一条航路、一座一座港口,将大唐的货殖贩运天下,运回无数财帛,被用以构筑乡间门路、扶植村里学塾……吾一家之兴,何如这一国之兴?”
江南士族爬伏在江南膏腴之地、鱼米之乡,不但不思回馈乡梓、交纳赋税,反而敲骨吸髓、剥削乡里,只晓得一味的扩大家属府库、钟鸣鼎盛奢糜享用,只要家、没有国,却全无半分国度之念。
刘自愈发神情仓惶,腰弯得更低。
喜好天唐斑斓请大师保藏:天唐斑斓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萧珣惊诧,奇道:“这大可不必吧?固然此地盐田产出颇丰,不免引发旁人妒忌,但公子现在乃太子殿下之肱骨,以太子殿下对他的宠任,必不至于因为戋戋盐田而有所猜忌。”
而房家根底本就深厚,有房玄龄的余荫,又有房俊如许惊才绝艳的后辈,再加上富可敌国的财产,用不了五十年,便可一跃而成为天下第一世家。
岑文本也认识到本身的语气态度,略微缓了一缓,语重心长道:“皇权至上,君权天授,这是亘古以来的事理,谁能摆布?想要停止皇权推行文官政治,务必朝廷文武群臣合力为之才有能够,至于身为宰辅者是谁又有甚么首要?房俊也好,思道你也罢,乃至现在萧瑀若能转意转意,只要能够引领大臣们实施文官政治,停止皇权,将自古以来帝国之以是更迭兴灭之缺点予以弥补,使得大唐千秋万载,天下百姓再不受朝代更迭、皇权兴灭之苦,则吾辈毕生之心愿达成,斑斑青史之上一笔一笔描画着吾等之功劳,即便百年、千年以后仍旧接受先人敬佩膜拜,则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