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三千一百十八章 援军抵达

第三千一百十八章 援军抵达[第1页/共4页]

越是揣摩房俊的用心,越是对当初房俊一手建立皇家海军,并且于天下各处计谋要地巧取豪夺海军基地的做法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些漫步在大洋此岸的海军基地固然破钞极大的人力物力去维体系治,但同时也反哺于海军,使得海军能够在各国庞大的政治环境当中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戒,且因为不竭的战役、抵触磨砺海军的战力,在大洋之上庇护一条一条航路。

话说一半,倒是自省讲错,不能再说下去。

王玄策计谋目光极佳,已经看到不久的将来因为海军的日趋强大使得海贸愈发繁华昌隆,会导致江南本地地区的财产累计速率大大加快,充沛的财力使得这些地区的文明、贸易愈发繁华,人丁增加,直至逐步威胁到关中作为帝国心脏的主导职位。

只不过固然他言有未尽,但当场诸人哪个不是揣摩民气的人精?天然听得懂此中之意,故而都有些难堪。

而黄河河道盘曲、水势湍急,极其倒霉于大范围的横渡,数万人范围的军队想要从一处渡口横渡,怕不是得耗时半个月乃至更久。

现在黄河水势湍急,倒霉于渡河,万一在海军到达之前,山东私军尚未完成渡河与潼关守军会师或者正在渡河,则极有能够重演燕子矶的一幕……

李治一身锦袍玉带,头戴梁冠,站在黄河岸边感受着脚下河水冲撞堤岸引发的颤抖,耳畔充满着河水咆孝的阵阵轰鸣,衣袂更是被风吹得飞扬鼓荡,剑眉紧蹙,漂亮的面庞尽是凝重。

这是一条将山东、江南赋税赋税运抵长安的黄金水道,但是现在看来,却也是一条直通长安的咽喉要道。

这世上独一的事理,就是刀子利倒霉、拳头硬不硬!

文帝以渭水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常梗阻漕运,故于开皇四年命宇文恺带领水工另开漕渠。宇文恺高傲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朝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三百馀里,名广通渠。

……

至于潼关现在粮秣垂危、军器贵乏,一时候却也顾不得了……

除此以外,哪有甚么事理?

当然也出缺点。

只可惜,晋王眼下并无一支海军在手……

快马奔驰如风,倏忽即至,到了近前顿时骑士勒马站定,飞身上马,大声道:“启禀殿下,有信使自洛阳而来,言及山东私军明日将到达黄河北岸,择日由孟津渡口横渡黄河!”

而后,又纷繁将思路转到房俊身上,这个当年率诞无学、笨拙木讷的纨绔后辈,竟然一起走来站到了大唐帝国尽力的最核心,影响皇位传承的右屯卫、东宫六率、乃至于横行无忌的皇家海军,都有其强势的影响力。

连日暴雨普降,使得黄河水位暴涨,湍急的水流泥沙俱下,黄浊的河水湍急澎湃,使得黄河沿岸的渡口大多已经被淹没,这令恪守于潼关的晋王极其僚属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