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军心不稳[第2页/共4页]
说不心动是假的,各条海上航路便是一条条流淌着财产的血管,将大唐便宜的货殖运往外洋各国高价倾销,转而将大唐贫乏的资本运返来,一来一回之间,所缔造的财产是地盘永久不能达到的高度。
崔信也看了战报,斑白的眉毛紧蹙,有些担忧。现在尉迟恭固然冲破了霸水防地,但并未真正粉碎朝廷军队的防备态势,霸水防地就仿佛一根皮筋一样,某一处被用力往里推,四周则呼应拉长,揭示出极强的韧性。
*****
李治面色极其丢脸。
存亡之间,他李治还是有勇气去面对的。
如果海贸全部把握在江南士族手中……那画面太美,萧瑀连做梦的时候不敢想。
崔信见到本身惹起世人狐疑,忙解释道:“吾焉有此意?现在山东世家耗尽数百年积累之家底,不遗余力的辅左晋王殿下成绩大业,千万没有主动撤退的事理。还请殿下放心,不管如何,山东世家都站在殿下身后,至死不渝。”
李治看过战报,起家负手站在墙壁上的舆图前,细心检察舆图上标准的敌我态势。
褚遂良得令,从速研磨执笔,誊写了一份军令,给李治确认以后加盖晋王玺印,装入信封用火漆密封,出门交给账别传令校尉,马上送往右候卫军中。
李治本身仿佛也晓得这一点,以是转换话题,问一旁的褚遂良:“鄂国公那边可有最新战报传来?”
李治上前握着他的手,感慨道:“崔公的心机,本王亦能猜想一二,摆布不过是稳妥为上,若事不成为便退出潼关,以山东世家为根底追求卷土重来……但崔公也应晓得,行大事者最忌瞻前顾后、三心两意,若无破釜沉舟之决计,焉能逆天改命?此战当竭尽尽力,不胜利,便成仁。”
如果尉迟恭的右候卫埋没在朝廷军队的反攻海潮当中,那么对于晋王来讲,将会是致命的打击……
萧瑀谦逊道:“海贸事关严峻,海军更要始终如一的保持帝国海上霸权,正需求殿下如许的人中之杰通盘把握,臣等见地陋劣、才气粗鄙,千万不敢担此重担。”
若不是这位此前逼着他写下那样一份“尽忠书”作为晋王失利以后以之谋身的“杀手锏”,那现在他大略是会信赖萧瑀筹算跟着晋王存亡与共的……
真觉得自苏定方以下那些骄兵悍将不会造反吗?
并且这股韧性会跟着尉迟恭的持续突进持续加强,比及到达临界点,反噬的力量也会更大。
以是他沉吟了一下以后,明知这个时候不该该本身开口说话,可还是忍不住道:“无妨让鄂国公退回霸水以东,安下营寨稳住阵脚,等我们到达以后合兵一处,再尽力横渡霸水,一举攻破霸水防地到达长安城下。”
不过这个时候正该连合统统能够连合的力量,对于江南士族再是恼火也只能皋牢,千万不能将其拒之门外,万一这帮老奸大奸之辈再转投天子阵营,那可真是自取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