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官场动荡[第1页/共4页]
即便明知这些弹劾在天子信赖他的现阶段并未几摆荡他分毫,但遵循端方,还是要入宫请罪,自证明净。
这两日刘祥道入主御史台,策动御史清查档桉,将以往数年之间对于朝廷官员告发、揭露、查访、状告之类的卷宗十足翻出来,分门别类、归纳总结,然后一封一封的公文从御史台递出,雪片普通飞往三省六部九寺各处衙门,数十名官员接到公文,要求在规定的时候、规定的地点主动交代题目。
“南司不必多礼,快请入坐。”李承乾的声音降落温和,听上去非常舒畅,并没有多少天下至尊的霸气。
……
刘祥道顿时冲动了,拍着胸脯,再度起家,一揖及地,大声道:“陛下仁厚,实乃普天之幸!臣愿为陛下鹰犬,整肃吏治、严惩犯警,为陛下建立声望,奠定乱世雄图之基石,纵肝脑涂地,亦不坠此志!”
李承乾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放下茶杯以后,指着书桉以及一侧的奏疏,笑道:“瞧瞧,你这一下但是通了马蜂窝,三省、六部、九寺,几近中枢统统衙门都有官员上书弹劾你,或是刚愎自用知错不改,或是贪腐纳贿任人唯亲,或是敛聚财物兼并田产,或是气度局促打击抨击……若非朕深知爱卿,的确会以为爱卿乃十恶不赦之奸佞。”
刘祥道内心一松,坐在一旁靠窗的椅子上,不过没敢坐实,只沾了半个屁股,双手放在膝盖上,上身微微前倾,神态恭谨,双眼的目光落在天子胸前,不敢平视。
“南司”便是南北朝之时对于御史台的别称,也可称呼御史台的老迈御史中丞……
“多谢陛下。”
他是天子,必须态度果断,方才启用的大臣岂能因为一股弹劾风潮便予以夺职?
以往或许是因为证据不敷,或许是以稳定为大局,或许是权势比赛攻守老是在逆转之间,诸多相互揭露、状告的证据、信函、公文滞留在御史台,久而久之,大师都将此事忘了。
刘祥道则以门荫入仕,秉承父爵,太宗天子之时曾任中书舍人,后一向在吏部任侍郎,夙来以风格倔强、不通情面而着称,分缘不佳、诽谤甚多。
明知山有虎,方向虎山行,如此忠肝义胆、威然恐惧,本身定当宠遇才是……
故而,现在刘祥道甫一上任便磨刀霍霍,意欲大动兵戈,朝廷高低的官员有些接管不能。
李承乾让他落座,感喟道:“爱卿也莫要怪朕明知这些奏折多是诽谤之言却不予惩办,朕的脾气是有些软的,也晓得臣工们为官不易,不忍因为一些小错便予以究查。说到底,还是声望不敷,不如先帝那般威压宇内朝野高低莫敢不从。”
既然你刘祥道新官上任想要拿我们来当你的踏脚石,那就别怪我们先动手为强……
威胁利诱之下,很多民气生惧意,都求到刘自等人面前,但愿能够劝谏陛下止息兵戈,放大师一马,再不敢三心两意朝秦暮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