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反戈一击[第2页/共4页]
御史台一群人撤除刘祥道低眉垂眼一言不发,余者皆面色如纸、两股战战,闭着嘴巴不吭声。
可求求你了,别扩大打击面啊……
李义府:“……”
只见房俊捧着一摞奏疏翻翻看看、挑遴选拣,从中取出一份递给一侧的内侍,大声道:“陛下,微臣弹劾李义府忘恩负义、贪墨公帑、秉公枉法、栽赃构陷!此人当初插手科举测验,贫困得志、衣不遮体,微臣适逢监考,见其不幸遂以衣物相赠,不管如何都算是照拂之情,孰料此人以后不但不记得赠衣之情,反而对微臣恶语诽谤,是为忘恩负义!担负万年县令其间,以各种瞒报、谎报、私吞、调用等等手腕总计贪墨公帑三万余贯,戋戋一介县令广置房产、糊口豪奢、婢仆如云!更可爱者,包办诉讼、制造冤案、收受贿赂、把持国法成为其敛财、秉公之手腕!对微臣尽情构陷、随便栽赃,看似微臣各项罪证确实,实则假造究竟、捕风捉影,请陛下治其极刑!”
李承乾面色如常,仿佛并未发觉到他现在需求以如何答复李义府来表达本身对待房俊的态度,拿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水,淡然问道:“可另有没有?”
李义府手里哆颤抖嗦的捧着奏疏,昂首看向房俊,不成思议道:“越国公……何至于此?”
而房俊明显有着无与伦比的动静渠道,能够等闲得知很多官员背后的秘辛,万一这厮捧着的奏疏当中便有本身一份,那岂不是自寻死路?
不需问,必定是房俊无疑。
你还混不混了?
诸如突厥人、新罗婢、昆仑奴都是全部大唐都极受欢迎的“产品”,比拟于被世家门阀以及全部帝国视为底子的大唐百姓,那些外洋发卖而来的仆从又勤奋、又便宜,谁能不消呢?
有一些案情并不明朗或者证据并不充分的案件,衡量涉案两边以后辨别对待是难以制止的,即便是当年铁骨铮铮的魏徵也做不到一碗水端平……
奏疏之上,撤除言及他忘恩负义、栽赃构陷以外,另有他担负县令之时一笔笔贪墨的赋税数量、明细,固然他本身也记不得如此清楚,但此中有几项却还是记得的,也印证了这份奏疏并非胡言乱语……
李义府申请有些亢奋,站在太极殿上,背对群臣、面对天子,慷慨激昂、指导江山,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成绩,本日固然只不过作为御史台推出的“一把刀”,却也让他体味到了站在帝国最高权力机构的感受。
他只解释了关头的地盘归属权题目,却没有提及李义府弹劾的“来源不明之人丁”,这些年大唐南征北战,特别是海军纵横大洋灭国无数,直接或直接节制的东洋、南洋番邦不计其数,人丁发卖几近是不成制止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