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束手无策

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束手无策[第2页/共4页]

不过他很快收敛情感,淡然问道:“中书令对此有何观点?”

李承乾表示他喝茶,而后轻叹一声,问道:“对于增设枢密院之事,爱卿如何观点?”

李承乾说了几句,喘了口气,见到刘洎的神情也猜获得他的心机,没有多说,直接问道:“当下局势,该当如何应对?”

刘洎道:“之以是对陛下倒霉,是因为一旦设立枢密院,于陛下、军队之间便隔了一个枢密使,皇命不能直接下达军中,乃至军中若擅自听取皇命都是违规,于皇权有碍。而对国度无益,则是因为谁也不能包管大唐历代帝王都是高祖、太宗、陛下普通贤明仁厚,万一有朝一日君王昏聩,限定其变更军队之权天然无益有害。”

不过对于房俊的所作所为,他也不好当着陛下的面过于指责,更别说落井下石了,毕竟是房俊一手将陛下托举上皇位,君臣之间与旁人分歧,万一过几日冰释前嫌、破镜重圆,本身岂不是枉作歹人?

到阿谁时候,统统前期筹办全数完成,强力推行之下水到渠成……

李承乾不置可否:“朕是问你对此的观点。”

平心而论,刘洎感觉设立枢密院利大于弊。

“既然越国公也已经同意退一步,临时在兵部以内另设机构参议军事鼎新的可行性以及制定呼应的规章、条例,陛下无妨且看一看,密切存眷一下,若局势当真偏离,再作计算不迟。”

恰好刘洎还不肯因为军政两方的争权而完整偏向于陛下……

相反,若军权节制在宰辅或者所谓的枢密使手中,就能最大限度降落天子昏聩而带来的风险——当然也有谋逆的庞大隐患。

只要测量田亩完成,为新政鼎新奠定坚固的根本,就是大功一件。现在许敬宗已经是礼部尚书,名义上的六部第一,再进一步就只能撬动三高官官的位置了。

谋定而后动,哑忍且聪明,真是一个难缠的敌手。

“陛下明鉴,增设枢密院事关严峻,攸关多方好处,有人将动静放出去用心激愤陛下的能够也是有的。”

这就是他贫乏基层在朝经历的弊端了,看似门下喽啰无数,但是真正办事的时候却找不到可用之人。

“喏。”

李承乾略感惊奇的看了他一眼,笑道:“平素你与二郎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竟然还会保护他?”

李承乾见此,愈发愁闷了。

天子能够因为羽翼未丰等等启事受制于大臣,却不能在名义上遭到大臣的节制。

刘洎一脸正色:“微臣对事不对人,如何想,就如何说。”

想到这里,固然态度分歧,刘洎也不得不对房俊深感佩服。

李承乾怒不成遏,又惊又惧。

让你派人去与许敬宗争功你做不到,那你去兵部设立的机构派几小我随时掌控意向,这个总能做获得吧?